正文 卷上(2 / 3)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天耳自在。若菩薩得是天耳。於十方無量阿僧隻世界。所有諸聲。天聲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聲。悉皆得聞。聞是聲時於諸聲中無所分別信一切聲是不可說相。又聞是聲。不生我相眾生相及音聲相達一切聲本來不可說相。信知是聲無有住時。菩薩耳性耳識性無有礙故。聞是聲時解其實義者。一切聲不可說是滅相故。以是實義。而依於義不依於聲。一切法無生相故。又聞十方無量阿僧隻現在諸佛之所說法。而無有礙。如所聞能持。持已不忘。何以故。菩薩乃至無有一句不知而滅。菩薩有所問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若不善。若有罪若無罪。若聲聞乘。若辟支佛乘。若佛乘。能令是法入一性味。謂離自性雖有所問不著六塵。雖複聞法不住諸相。菩薩貴法。依法不依非法。何等為法。法名離染。

法名無相。法名無為。法名無歸處。法名無生無起無得。法名無比。於是法中以相分別。取舍戲論是名非法。自在王。菩薩依於義不依語。不離語入義心聽法。雲何名入義心。不墮空義見。無相義見。無作義見。是名入義心。菩薩以是入義心聽法依於義。是義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又自在王。菩薩若能如是聽諸佛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依了義經。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義故。行塵垢道常為所牽。為誰所牽。為聲所牽。了義者不隨於聲。何以故。其義不可說故。菩薩知一切法離諸邊非了相。自在王。依如是義趣法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不如是依者。一切諸經皆是不了義。又自在王。菩薩於諸佛所聽受法時。依於智不依識。何以故。菩薩知識虛妄如幻離相。無性無色無形無對不可識。如是知識相即名為智不名為識。菩薩依智故不隨識。知他識亦不是識。是故不著識如。故說智如。自在王。依智菩薩不住於識。能知他說而為說法。又自在王。菩薩說法時。雖說眾生名。而依於法不依眾生。何以故。若於我法中實有眾生者。終無淨無解。是故自在王。一切法畢竟無我無眾生。如來以世法故說有眾生。諸法實無眾生。是故菩薩依於法不依眾生。法者即是法性義。法性者是不生性義。不生者是畢竟不起不作義。義者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以語說法法不在語中。是故以語示義。有所示說皆非語非說。有所分別有所說者即非佛法。無分別無所說即是佛法。是故言無說是佛法。若人欲入佛法應如是入。而以語說眾生。若說法不應生見。若有二者不名佛語。無二無分別即是佛語。若有言聲即非佛法。若有論說亦非佛法。若無言聲亦無論說是名佛法是故自在王。若菩薩入佛法中。則得如是天耳。以一切聲。隨諸法實相行。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在王。是名菩薩天耳自在。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他心智自在。若菩薩得他心智自在者。以己心知他心。所至之處為眾說法先觀眾心。知是眾生有何深心。何行何因何相。隨而為說。菩薩自心淨故。入一切眾生心淨。自在王。譬如明鏡照諸形色。相貌長短大小粗細隨其本形皆有像現。不增不減鏡無分別。以明淨故能示諸像。菩薩亦如是。以自心淨法性照明故。眾生所起心心數法。皆能得知而無所礙。若是眾中有多欲者。能知其心。亦見離欲相。何以故。心相非染故。若眾中有多恚多癡。有能知其心。亦見離恚離癡相。何以故。心相非恚非癡故。若眾中有樂聲聞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小。若眾中有樂辟支佛道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中。若眾中有樂大乘者。知其行道法性不作大。菩薩隨知眾生心性。而為說法。不取心相。雖知諸乘而為說法。不壞法性。不壞法性故不壞一切性。而知眾生所行。菩薩自以心觀他心。自心他心無違無順。亦知眾生心相續生。又知心性即是法性。自在王。是名菩薩他心智自在。以是自在故。於天上人中無不知識。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宿命智自在。若菩薩得宿命智自在。以念力強故。定根利故。憶本所生自身他身恒沙劫事。而為他說。我於彼處如是種類姓名壽命。受如是苦樂。又知眾生宿世所種善根。有因力者。有緣力者。是人有聲聞因。是人有辟支佛因。是人有大乘因。知其先世所因。如是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菩薩得是宿命智故。自知本生於諸佛所種諸善根。若先世有善根。而不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今當以是善根回向菩薩。雖知宿命亦知先世法無有來者。不見法從先世至後世。亦不見今世至先世。知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又念先際不生先見。亦不生後際中見邊見。知一切法無邊無中。菩薩雖念眾生宿命。亦知先際色離相。知先際受想行識離相。先際五陰離相。即是後際五陰離相。後際離相。即是現在離相。菩薩知先際一切法性空。知現在一切法性空。知後際一切法性空自在王。菩薩如是知宿命時善根增長。先世罪業因緣滅盡。何以故。菩薩達一切法相無新無故。成如是智已。信解一切有為法皆空如夢。自在王。譬如夢中見生死苦樂。菩薩信解一切有為法亦如是。如是信解者。往來生死心不疲倦。於眾生中而生悲心。於一切法生假作相。菩薩作是念。如我若幹千萬億劫生死往來。皆虛妄無所有。一切眾生亦如是。生死往來虛妄不實。實名不起四大。四大是虛妄法。自在王。菩薩見宿命時。諸有為法皆是虛妄。何以故。菩薩念先世轉輪王樂。皆悉無常變異之相。念帝釋樂。亦皆無常變異之相。亦見諸佛嚴淨世界。聲聞眾嚴淨。菩薩眾嚴淨。所用諸物嚴淨。亦念諸佛色身具足而轉法輪。皆悉無常變異之相。如是念時於有為法無所貪惜。何以故。菩薩作是念。如是淨土諸佛色身無常滅盡況我所著。即入無我無我所法中。依於無常變異之相。作如是念。諸有為法皆悉無常。眾生於此而生常想。即於眾生生大悲心。於一切法生放舍想。自在王。是為菩薩宿命智自在。菩薩得是自在。信一切法無常。而為成眾生故受身。為不受故受。為不取故取。

但為教化一切眾生故。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如意足自在。若菩薩心自在故。從聖相生如意足欲力進力斷行信解力。菩薩得是信解如意足。非作非起。若欲普至恒沙世界。一念之頃皆能得至。彼諸眾生皆見其來。而自於先本處不動彼見說法。而於此處說法不絕自在王。是名菩薩如意足自在。菩薩以是如意足自在力。若有眾生應以如意足度者。以如意足度之。若諸天人著常相者。示其劫燒。是諸眾生見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燒盡。而是世界無所損減。若有眾生慢心自大。則作執金剛神。執火焰金剛杵而以示之。令生恐畏除其慢心自歸禮敬。若有眾生樂轉輪王形者。以轉輪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釋提桓因形者。以釋提桓因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梵天王形者。以梵天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魔王形者。以魔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樂見佛身者。則現佛身而為說法。菩薩或為眾生住於空中結跏趺坐。身放光明而為說法。或有眾生樂嚴淨世界者。則為莊嚴三千大千世界。懸繒幡蓋豎諸幢幡。以寶羅網遍覆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