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一章的說明,筆者找了許多資料,終於找到了能驗證筆者的這些論據的史料。(咱不湊正文的字數,發在介紹篇了,嗬嗬。)
而反思之下,再看看我們的生活周圍,看看那些自我吹噓他們曾經製造了何等炫目的成績、創造了多麼令國人驕傲的某速度的大師們,他們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幾乎掏盡了我們地底所有的資源的規劃設計者們,他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他們應該如何學學我們的古人,看看我們的古人是怎樣做的。再看看我們當今的那些所謂的大師們,他們學到了古人的幾成功力。大師們,設計師們,如果你們還有一些良知的話,是否會感到汗顏。
其實我們的民族中一直不乏這樣優秀的、有創見的、富有成效的大作。我們的古人,遠在許多年前就已經做出了許多領先世界許多,令某些偽精英們眼中的所謂西方友邦們詫目的驚世大作。
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變得不那麼信了,開始盲目的追崇外國的東西。到了後來,甚至到了一見到外國的東西就認為是好的了,一見到國產的不是開口垃圾,閉口劣等貨了。試想,你們這樣肆意詆毀國產的東西的人,你們自己是否就是國產的當中那些品質不怎麼好的產品了?
筆者同樣的痛恨三聚氰胺、地溝油、蘇丹紅,但這些不應該成為我們的主流。所以希望有拿這些東西來攻擊筆者的人自重了。筆者隻是認為,自欺欺人或妄自菲薄都是不可取的。更何況,有一小部分的偽精英們更是一副無限諂媚以貼近友邦人士或產品的嘴臉,甚至肆意詆毀我們這個民族的精華(當然,有些冠以精華的劣品)的作法,確實不怎麼值得稱道,他們和他們的友邦主子一樣,都是一群不知謂的跳梁小醜而己。
廢話少說,請看詳文。
丁渭造宮與係統工程
在我國古代的北宋(公元960~1127年)年間,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今河南開封)因不慎失火,釀成一場大災,熊熊大火使鱗次櫛比、覆壓數裏的皇宮,在一夜之間變成斷壁殘垣。為了修複燒毀的宮殿,皇帝詔令大臣丁渭組織民工限期完工。當時,既無汽車、吊車,又無升降機、攪拌機,一切工作都隻能人挑肩扛。加之皇宮的建設不同於尋常民房建築,它高大寬敞、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十分考究,免不了費時費工,耗費大量的磚、砂、石、瓦和木材等。當時,使丁渭頭痛的三個主要問題是:1.京城內燒磚無土,2.大量建築材料很難運進城內,3.清墟時無處堆放大量的建築垃圾。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按聖旨完成皇宮修複任務,做到又快又好呢?聰明的丁渭經過反複思考,終於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施工方案,不但提前完成了這項修築工程,而且“省費以億萬計”——節省了大量金銀。
丁渭是怎樣做的呢?
首先,丁渭把燒毀了的皇宮前麵的一條大街挖成了一條又深又寬的溝渠,用挖出的泥土燒磚,就地取材,解決了無土燒磚的第一個難題;然後,他再把皇城開封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挖好的溝渠內,使又深又寬的溝渠變成了一條臨時運河,這樣,運送砂子、石料、木頭的船就能直接駛到建築工地,解決了大型建築材料無法運輸的問題;最後,當建築材料齊備後,再將溝裏的水放掉,並把建築皇宮的廢雜物——建築垃圾統統填入溝內,這樣又恢複了皇宮前麵寬闊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