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中西醫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實施原則(1 / 1)

將中、西醫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特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可明顯的提高臨床療效。實踐證明,這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我們的體會,中西醫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可按下述原則進行。

(一)中藥與西藥結合治療

中醫辨證治療三叉神經痛,具有療效鞏固,複發率低的特點;但見效緩慢,療程長,是其不足。口服西藥(如卡馬西平等)治療三叉神經痛,見效迅速;但遠期療效則不及中藥治療。4

鑒於上述情況,臨床上將二者結合起來,則可收到滿意的療效。我們曾係統地觀察了中西藥結合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85例,並與隨機分組的單純口服卡馬西平及辨證服中藥的兩組做對照。其結果,中西藥結合疼痛消失平均天數為治療後2天,與西藥組相同,但明顯優於中藥組的18天(差異非常顯著);治療一個月後停藥,中西藥組疼痛消失率為43.5%(停藥兩周以後,疼痛無-發作者為疼痛消失),與西藥組的33.4%。中藥的29%均有顯著差異。對疼痛消失病例的隨訪,其一年的複發率中西藥組為23.3%與中藥組的24.6%,沒有差異,明顯低於西藥組的80%(差異非常顯著)。由此可見,將中、西藥結合起來治療三叉神經痛可收見效迅速,療效持久的預期效果。

中西藥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我們采取的治療方法如下:

中藥:依據中醫的辨證手段,對病痛進行辨證分型(即前麵所述的辨證論治,詳見72頁),然後施以相應的中藥治療;每日一劑,日服2-3次。

西藥:口服卡馬西平片,每日三次,每次0.1克,療效不顯著者,於第二日每次再加服0.1克,但每日總量小於1.2克。

(二)針刺與中西醫結合治療

在上述中西藥結合治療的基礎上,再加以針刺療法是本治療方案的具體內容。

(三)保守性封閉與中西藥結合治療

不使注射部位神經組織發生壞死的封閉治療即為保守性封閉,如654-2封閉、激素封閉、維生素B12封閉、消痛靈注射液封閉等等。將一種或一種以上保守性封閉與中西藥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是本治療方法的內容。

臨床實踐證明,上述針刺及保守性封閉與中西藥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具有療程短、疼痛消失率高、複發率低等特點,故有其良好的應用前景及普及意義。這方麵的臨床統計尚有待我們及同道今後的繼續工作。

(四)壞死性封閉與中藥結合治療

使注射部位神經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的封閉治療即為壞死性封閉,如酒精封閉、酚甘油封閉等等。對於那些采用各種保守療法治療而無效的病例,則可采用壞死性封閉治療,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壞死性封閉療法(如酒精封閉近期療效好,但複發率高。

針對壞死性封閉遠期療效差,複發率高的缺點,可采用加服中藥的方法予以糾正。我們曾觀察了5例酒精封閉與中藥結合治療的病例,並與單純酒精封閉50例做觀察對照。其結果,疼痛消失率均為100,但遠期療效則有非常顯著差異治療組一年內複發率12%,對照組為24%,治療二年構1複發率為26%,對照組為66%)。

壞死性封閉與中藥結合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壞死性封閉:參見酒精封閉治療(見82頁)。

中藥治療:在壞死性封閉治療之後,疼痛即可隨之消失。在相對穩定的無疼痛期,則不做特殊處置,更不用加服中藥。但是當患者感覺既往疼痛部位出現不自覺的異常跳動時,則應根據所辨得的相應證型(參見72頁辨證論治)予以加服中藥,每日一劑,直至異常跳動感消失;而後跳動感若再出現,則再服中藥。根據文獻記載及我們的臨床體會,這種異常的跳動感覺往往是疼痛複發的前兆。可見,中藥治療在此起到了預防疼痛複發的作用。這種作用可能與中藥調節了機體內陰陽平衡,抑製了疼痛誘發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