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步步驚心——朝前宮中的驚世變局(1)(1 / 3)

楚莊王的“裝傻”之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伍參,伍氏,名參,楚國大夫,伍子胥的曾祖父。

當大夫伍參顫巍巍地走在通往大殿的石階時,這個國家的內政已經混亂太久,這個國家的君主已經昏聵太久。

大殿深處鍾鼓齊鳴,淫詞豔曲和嬉笑打鬧之聲把這個本該用來處理政務的國家中樞變作了歡樂場和溫柔鄉。伍參稍稍猶豫之後,整了整衣冠,毅然走進了大殿,接著一幅香豔的畫麵出現在他眼前:儀表堂堂的當朝君主早就醉得不分東南西北,他左手抱著鄭國姬妾,右手摟著越國美女,案上擺滿珍饈和美酒,宮女正在他麵前翩翩起舞。

沒錯,這個驕奢淫逸、夜夜笙歌的君主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莊王。

看著年輕的楚莊王這副尋歡作樂、沉溺酒色的模樣,誰又能相信他日後能夠成就一世英名呢?

然而,這世界上沒有無因的果,要想知道這位年輕的君王為何如此沉淪,我們還得回顧一下楚莊王的家史。

楚莊王有一位野心十足的爺爺,那便是一直意圖稱霸中原的楚成王,可惜老爺子不僅沒能遂願,反而還在城濮之戰中慘敗於晉國。吃了敗仗之後,楚成王心情當然不會好,看誰都不順眼,特別是對自己原來所立的太子——商臣,他就老覺得這個兒子眼如黃蜂,聲似豺狼,外形上就很像一個殘忍的暴君。

這種念頭一起,楚成王就想改立太子。但他還是有點猶豫,拖拖拉拉決斷不了,導致了他日後的悲劇——倒在自己兒子刀下。

太子商臣極富心計,楚成王想要改立儲君的風聲多少讓他聽到一點,於是他故意設宴款待姑母,從姑母口中證實了這個傳言。

心急火燎的太子商臣連忙向自己的老師潘崇請教,在潘崇的支持和慫恿之下,他於公元前262年發動政變,逼楚成王上吊自殺,自己繼位成為楚穆王。

商臣遂了心願,但他沒想到,自己和父親之間的血腥鬥爭,有一個人一直看在眼裏,那就是他的兒子——熊侶,而且這種事大概傷害到了熊侶幼小的心靈,因此,他的童年過得很抑鬱。十二年後,楚穆王去世,這位時刻鎖著眉頭的憂鬱青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大臣們很快發現,新君不僅憂鬱,還很另類。繼位伊始,楚莊王沒有絲毫指點江山、一展宏圖的急迫心情,反而不問國政,成日享樂,我行我素地堅持著自己的憂鬱頹廢路線,不是帶著大隊人馬四處觀光、遊獵,就是在宮中縱情歌舞。對於大臣們的彙報和進諫,他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扔下一堆爛攤子由臣子們自己處理。

如此一來,楚國上下都拿楚莊王當昏君看待,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多次勸諫,都被他罵得狗血噴頭。一來二去,不勝其煩的楚莊王幹脆發出一道荒唐至極的指令:對於膽敢再來進諫的人,殺無赦!

楚莊王即位的三年,對楚國來說是十分黑暗的三十六個月。這段時日裏,楚國朝堂上下亂作一團。楚莊王的老師鬥克和公子燮趁亂掌控了很大的權力,兩人為所欲為,甚至讓楚莊王經曆了一場有驚無險的劫持事變。

鬥克在秦國和楚國結盟的過程中頗有功勞,於是他居功自傲,認為楚成王沒有給自己足夠的報償,因此一直懷恨在心。而公子燮更是一個權力欲十分強的人,對現實十分不滿。兩人一拍即合,串通作亂。他倆派出大將子孔、潘崇討伐外族,趁機瓜分兩人家產,還想派出刺客刺殺他們。不料這次刺殺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導致子孔、潘崇兩人回師討伐。

情急之中,鬥克和公子燮竟將楚莊王劫持為人質,展開了逃亡。幸虧廬地守將戢黎和叔麋殺掉了兩個叛賊,楚莊王才得以安全回宮。

即便經曆了這樣的生死劫,楚莊王看上去好像還是沒有絲毫醒悟。最終,真正的忠臣開始拋開楚莊王的禁令,試圖以自己奮不顧身的姿態喚醒沉睡在君主身體中的激情,而伍參就是這些忠臣的代表。

楚莊王透過那雙惺忪的醉眼看到伍參出現在殿中,便毫不客氣地說道:“你今天是不是不想活了,難道不知道寡人頒布的禁令嗎?”

早已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伍參冷冷一笑,循循善誘地說:“臣就是吃了一百個豹子膽,也萬萬不敢前來進諫啊!臣隻是偶然得到一個謎語,然而老身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非常苦惱。臣想大王天生聰慧,便鬥膽前來請教,就當給您助興了!”

楚莊王聽完伍參的這番解釋,臉上的怒色當即削減了三分,哈哈大笑道:“那你倒是說來聽聽。”

於是,伍參緩緩講述起一個流傳千古,堪為後世影射經典的寓言:“在那蒼茫巍峨的高山上,有一隻身披五彩祥雲的怪鳥,它美麗而又驕傲,一停就是三年。我等凡俗之人委實猜不透,這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