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功臣逆臣 上萬冤魂(2)(1 / 3)

再說元軍營中,聽說納哈出詐降不成受了傷,個個吃驚,不知所措,一時大亂,包括納哈出的妻子、孩子,紛紛逃竄。馮勝派人去招降,得降眾二十多萬人,還有無數的牛馬、輜重等戰利品,被他們押回關內。押解降兵和戰利品的隊伍逶迤而行,綿延一百多裏路。不過,馮勝隻顧高興,忽視了全軍的防衛,特別是殿後的隊伍安排的人太少,中途受到敵軍的伏擊,都督濮(pú)英被殺,損失三千多人。

太祖朱元璋見馮勝、藍玉大勝而歸,高興勁就不用說了,因為這一仗一舉解決了東北方麵的問題。可是馮勝卻不大高興。他覺得這一仗藍玉出盡了風頭,心裏有點不是滋味,甚至對自己的女婿幫了藍玉的大忙也不滿意。他想,如果他指摘常茂,不但可以表現得大義滅親,還可以順藤摸瓜,把矛頭引向藍玉。他就對太祖說:“這次我軍雖獲大勝,但也有些將士破壞紀律,險些誤事。”

“唔,還有這事?”朱元璋問。

馮勝跪下稟道:“下官不敢相瞞,就是小婿常茂。他竟在受降的時候,拔劍砍傷納哈出,險些激起重大事變,破壞這次受降。下官已將常茂拘捕,請陛下查問。”

太祖朱元璋說:“既然人家已經投降,怎麼還要砍傷人家?不像話。我一定好好調查此事。馮將軍,你能大義滅親,實堪嘉獎。”朱元璋見在場的藍玉沒有講話,覺得這裏也許還有什麼蹊蹺,便沒有再講下去。

太祖朱元璋在了解這件事時,有人對他說,明軍繳獲的納哈出的良馬,馮勝沒有交給陛下,而是自己留下了。還有人說:“馮將軍派人看押納哈出的夫人,授意那人給納哈出的妻子送酒。在陪她喝酒的時候,乘機索要貴重物品。納哈出的妻子無奈,隻好給他一顆碩大的珍珠。”

常茂對自己的嶽父也是一肚子氣。自己本來有功,馮勝為了自己討好皇帝,就連自己的女婿都出賣了。所以在審問常茂的時候,他就沒有給自己的嶽父留情麵:“說小人險些激起兵變,實不敢當。真正激出事變的是馮將軍。納哈出部中有一位蒙古親王。王子剛被我軍擊斃。第二天,元軍來投降時,他就強娶親王的兒媳。親王一怒之下,拒絕隨部投降,並派兵伏擊我軍後衛,擊斃濮英。”

這些話傳到朱元璋耳中,他能不生氣嗎?立即下令收回了馮勝的印綬。從那以後,再沒有派馮勝帶兵出戰。並且,也沒有獎賞這次獲勝的將士。太祖朱元璋任命藍玉為總兵管事,不久又提升他為大將軍,屯駐在薊州(在今天津市薊縣)。

元順帝的孫子脫古思帖木兒這時在大漠以北自稱元朝(史稱北元)皇帝,經常騷擾明朝北邊。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朱元璋命藍玉率十五萬大軍剿滅脫古思帖木兒。藍玉率軍追到大寧(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不見元軍蹤影。又追到慶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還是不見元軍。這時,他派出去的偵察部隊報告說,脫古思帖木兒現正在捕魚兒海(即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貝爾湖)。藍玉讓先頭部隊盡快請一名向導,抄近路,日夜兼程,向北挺進。已經進至距離捕魚兒海隻有四十裏路的百眼井了,還是不見元軍。

藍玉對部下說:“這裏千裏無人煙,他們不會在這裏吧?別誤了我們追擊呀!”有意要撤兵,再向別的方向尋找。

定遠侯王弼說:“我們率十餘萬大軍勞師遠行,深入大沙漠以北。如果什麼也沒有得到就班師而還,怎樣向陛下交待?”

“你說得對,”藍玉琢磨著,“大漠上荒無人跡,這就使敵軍很容易發現我們。是不是我們暴露了呢?”他下令全軍偃旗息鼓。燒飯的時候,在地下挖煙道,避免煙火顯露。白天隱蔽,夜間行軍。第二天早晨,當他們來到距捕魚兒海東北八十裏的地方時,果然見到了敵營。藍玉以王弼為前鋒,迅速逼近敵營。脫古思帖木兒原以為這大沙漠之上缺乏水草,明軍不會到這裏來,並沒有設防。當他突然聽到震天動地的喊殺聲時,驚惶失措,連妻子家小都顧不上,隻帶著太子天保奴和身邊的幾十名騎兵逃脫。他的名為蠻子的太尉被殺,其餘的兵眾一見軍中無主,紛紛投降。脫古思帖木兒的二兒子地保奴、妃子、公主等都被活捉。還抓獲了他封的吳王朵兒隻、代王答裏麻及平章以下的官員三千多人和他們的家屬一萬七千多人,以及皇帝玉璽、金牌、符敕、金銀印等物和各種牲畜十五萬頭。無法帶回的兵器被焚毀的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