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種的猜測隻能止步於此,直至我們發掘秦始皇陵,揭開這位皇帝的棺槨之時,才能得到解答。以上這些謎團隻是秦陵地宮眾多謎團之冰山一角。我們對地宮的眾多了解還隻是建立於猜想和勘測,相信這一係列的謎團和疑雲將會在未來揭開。

徐福東渡日本留下了多少謎團?

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東巡到了山東沿海的琅玡(今諸城東南),齊人徐福與一些人士上書秦始皇,聲稱海中有三座神山,請求秦始皇派童男童女和他一起去求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信了他的話,派數千童男童女乘船隨他出航。經過幾年,花去了許多費用,並沒有得到神藥。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再次巡幸琅玡時,徐福恐怕受到責備,便編造謊言,說是求神藥由於海中有大鮫魚,受到阻難,一定要派善於使用連弩的射手去才能排除困難。據徐福東渡後 20年出生的伍被和淮南王劉安的對話中透露,這次秦始皇又派徐福率童男童女 3000人,裝載五穀種子、技藝百工下海。徐福的這次東渡一去無影蹤,留給了後人種種謎團。

首先是,徐福東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據《史記》所言,秦始皇支持徐福東渡,是為了尋神山仙藥,求長生不死藥。但也有人認為徐福東渡不僅寄托了秦始皇長生不老的理想,還有負責開拓疆土的含義。《呂氏春秋·為欲篇》指出了秦國統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戶,西至三危,東至扶木,不敢亂矣。 ”“扶木”就是“扶桑”,即後來所說的日本。秦始皇一再派徐福等入海尋找三神山,絕不是單純為了采神藥,而是為了把東方疆土開拓至日本。

秦始皇統一天下隻有 12年的時間,但是 4次到東方沿海巡視,這說明他對東方諸島的極大關注。有的學者說:“始皇東巡的根本目的在於實現東至扶木的理想,而徐福探海東渡正是實現始皇理想宏願的具體行動。”秦始皇曾在琅玡刻石中說:“普天之下,摶心揖誌。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又說:“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從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早有吞並日本之意,徐福東渡,或許正與此有關。

徐福東渡到了哪裏也是眾多史學家爭論之處?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落後,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後人以為是台灣島或琉球群島,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

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的記載:“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可以推測徐福登陸地是一平原。日本列島符合這一特征,除日本列島外,其他島嶼沒有“平原廣澤”的地理特征。另外,徐福東渡日本,在後世的史書資料中也有記載。在《三國誌·吳書·吳主傳》中記載:“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 ”《後漢書》中,把徐福入海求仙事件附在倭國之後。五代時期義楚和尚所寫《義楚六帖》中提到:“日本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熊野峰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遵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作詩文題記。在日本學術界,也有不少史

料記述徐福到日本的情況,有《神皇正統記》、《林羅山文集》、《異稱日本傳》、《同文通考》等文獻。

在日本民間,徐福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還有一些日本人認為自己是徐福的後裔,他們的根據是:在日語中,秦與羽田的發音相同。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就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他說:“我是秦人的後裔,我的姓在很早以前寫作‘秦’,我當首相時,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對我的家族進行了調查,並在祖墓碑上發現了‘秦’字。”

然而,也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並不是到了日本而是美洲。在隋唐時期,日本與中國交往極為頻繁,但在文獻之中卻罕見“徐福”二字。而日本古文獻中載有徐福傳說者以《神皇正統記》(1339年)為最早,這是受了宋元以來中國文獻的影響。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已有多位中國人到過美洲,故徐福後來東渡美洲很有可能。吳人《外國圖》指出“洲去琅玡萬裏”,根據距離分析根本不是日本,而是美洲。最早記述倭國的《後漢書》是把亶洲與日本區別開來的。“亶”字有大島的含義,美洲大陸像“亶”字,故以字形命名。現在檀香山還遺有帶有中國篆書刻字的方形岩石,舊金山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