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豫州,邙山南。十月十七,夜,有雨。
日近黃昏,正是夕陽西下之時,夜色自天際席卷而來,跟著暮色一起到來的是厚密壓城的滾滾烏雲,天色暗了下來,雷聲陣陣,空氣中彌漫的壓抑,提醒著這是暴雨將至的征兆。
風聲呼嘯而過,卷起山坡上漸厚的落葉。低沉的山勢,隱隱的透出一股肅殺。冉冉的邙山匍匐在夜色中,猶如蟄龍伏地一般,氣勢蒼茫而恢宏。
位於京師北側的邙山,不但是扼守京師北門的要道,同時也是京城貴胄們的族葬之地。
天下有言:生於蘇杭,葬於北邙。
蘇杭之秀美,天下無雙,所以蘇杭稱為世人口中讚揚的宜居之地。而北邙之地勢,亦乃少有的厚葬之所,故而天下旺族的墳塋,大多位於邙山。
邙山南側,阡陌旁有一破廟。
破廟時年久矣,再加上修繕不利,顯得破敗異常。轟隆隆的雷聲一直鬧騰到了午夜時分。此時,幾點瑩豆一樣的燈光從早已失了窗紙的窗欞裏透出。燈火隨著山風搖動,非但沒有給人安全感,卻平添了幾分詭異的氣氛。
夜色越發的深沉,一個人影從遠處的山道中漸漸出現。那人穿了一身麻布短打扮,戴著一頂鬥笠,肩上扛著一根扁擔。看起來應該是一個寒門子弟。
鬥笠寬大,完全遮住那人的麵龐,隻能通過漏出的光潔下巴看出,這人的年紀應該很輕。
山雨欲來風滿樓,此時黑雲壓至,嘯風現行,呼呼的拉出了刺耳的鳴音。
帶著鬥笠的年輕人抬頭看了看天色,似乎是從陰沉的天空中看出夜雨將至,心中焦急,於是他腳下的步子也是愈發的快了。
正巧,一個拐彎便看見道旁的破廟,於是,似乎是從鬥笠下聽見一聲歡快的呼聲。夜間來雨,驅之愈急,卻正好碰見避雨之所,的確是喜事。
那人快步來到破廟前,敲了敲廟門,見無人應答,便摘下鬥笠提著扁擔隻身闖了進去。
恰好,此時一聲驚雷便從天邊迅馳而來,於是,一時間電閃雷鳴,亂作一團。
那人進了破廟後,回首看了看突閃的雷霆,心裏暗叫慶幸。待得扭頭看去,卻是嚇了一跳。原來廟中並不是與他想的一般寂靜無人,此時的破廟內卻是沿著牆邊坐了好幾個行客。年輕人愣了愣,猶豫著該不該打一聲招呼,待得看到廟中的避雨客們都忙著個人的事情,看都不看自己一眼。見狀,年輕人也是心中鬆了一口氣,便闊步走了進去,把鬥笠夾在咯吱窩下,也挑了一個地方坐下。
微弱的燈火在越發蠻橫的山風吹擾下,變得若隱若現起來,忽閃的燈光照在年輕人的臉上,映出了他的麵容。
年輕人真的很年輕,看上去也就是十七八的菁菁年華,還未立冠,把頭發鬆鬆的束起,用一根黑木叉做簪。身上的衣服雖破,但是臉上卻很幹淨,一點也沒見一般窮苦人家的汙濁。再加上他眉清目秀的麵容,也稱的上一聲英俊,更是神色裏帶著的一股朝氣,給他增色了不少,使人看起來不禁暗自點頭。
此時他折身來到西牆坐下,掃視了一周,看見在對麵的破廟東牆下的,坐著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大約是二十多歲的樣子,光線晦暗,麵貌看不太清,不過身型輪廓倒是極佳的。而他的身邊坐著一位帶著麵紗,穿著白衣的女子。這兩人應該是一對夫妻,他倆小聲的說著話,女子還不時的發出幾聲悠長的輕歎。
而少年右邊的北牆下,卻坐著一位身著短打扮,身型壯碩,麵目蠻橫的虯鬢大漢。
至於南牆之下,卻是一位老婆婆和一個少年。這老婆婆滿頭銀發,衣著華貴,滿身都是富麗之色,眯著眼睛,低垂著頭似乎是睡著了,卻不知這樣的大富大貴的人家怎麼會在這破廟裏避雨,而那老婆婆身邊的少年更是叫人叫絕,少年弱冠的年紀,穿一身緋紅長袍,豐神如玉,器宇軒昂,眉宇之間貴氣逼人。緋衣少年坐在他婆婆的身邊,攙著老人家,同樣閉著眼睛,卻高昂著頭,無時無刻的都透露著孤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