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被別人改變的命運(1 / 3)

如果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下去,杜伏威或許可以在長安繼續富貴的生活,然而生活注定充滿了變數,杜伏威的日子同樣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杜伏威到長安首先改變了一個人的生活,這個人就是他的手下敗將李子通。李子通在兵敗後被杜伏威擒獲,被當成見麵禮送給了李淵。聽說杜伏威入長安當閑職太子太保,李子通的心眼又活泛了,在他看來此時江東局勢不穩,如果從長安逃回江東重召舊部,一定能成就一番大業,何必再當李淵的階下囚呢?懷著東山再起夢想的李子通帶著部將樂伯通一起逃亡,剛逃到藍田關,就被抓獲。這下不用當階下囚了,直接當烈士吧。杜伏威在無意中改變了李子通的人生,瞬即他的人生也被別人改變。這個別人就是輔公祏,杜伏威的刎頸之交,杜伏威的親密無間戰友。就在杜伏威前往長安一年後,輔公祏在淮南根據地發動了兵變。這下徹底撕掉了杜伏威的護身符,淮南根據地一叛,杜伏威對於李淵而言,連雞肋都不是。我們不知道淮南兵變後杜伏威如何度日,我們隻知道,輔公祏兵變六個月後,杜伏威在長安暴卒。暴卒已經是一出人生悲劇,然而杜伏威的悲劇在身後還在延續。

(杜伏威暴卒有一種說法是常年服用一種丹藥,超標而死)在杜伏威身後,李孝恭平定了輔公祏的叛亂。在平叛的過程中,他風聞輔公祏的叛亂自稱是受杜伏威之命,這樣杜伏威在死後又背上了叛亂的罪名。李淵接到上奏後除去杜伏威官名,籍沒其妻子。悲劇一直延續了三年,直到貞觀元年,太宗李世民知其冤,赦之,複其官爵,葬以公禮,此時距離杜伏威(李伏威)暴卒已經過去整整三年。說完了杜伏威的人生結局,再來說他曾經的親密戰友輔公祏。輔公祏為什麼要兵變呢?難道他不知道這樣會害死杜伏威嗎?理由隻有一個,利益麵前沒有兄弟,無論他們曾經有多親密。創業之初,杜伏威與輔公祏親密無間,形影不離,輔公祏比杜伏威年長,杜伏威以兄對待他。後來杜伏威家大業大,收了三十多個義子,這三十多個義子管杜伏威叫“幹爹“,順口就管輔公祏叫“幹大爺“了(軍中謂之伯父)。開始時,杜伏威和輔公祏對於這些稱謂都是一笑了之。然而慢慢的,杜伏威發現,自己這個幹爹與輔公祏這個幹大爺在軍中的地位幾乎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換句話說輔幹大爺的威望已經影響到杜幹爹的威望,這可怎麼辦嗎?盡管大家都是兄弟,但畢竟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然而偏偏杜伏威和輔公祏是兩隻公老虎,這下就難辦了。盤算多日,杜伏威對身邊的人物關係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最終的分析結果出來了,“幹兒子比幹兄弟更靠譜!“隨即杜伏威進行了高層改組,任命一號義子闞棱為左將軍,二號義子王雄誕為右將軍。同時任命輔公祏為仆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外示尊崇,實奪兵權。經過改組,幹兄弟輔公祏被踢出核心層,無事可做又怏怏不平,怎麼辦呢?輔公祏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找到老朋友左遊仙學一樣手藝吧,什麼手藝呢?修道辟穀。輔公祏難道改了性了,真的想當道士?其實當道士是假,掩藏鋒芒是真,從這一刻起,親密兄弟已經蕩然無存,留在世上的是不共戴天的兩個政敵。等待了數年,輔公祏等到了機會。武德五年,杜伏威前往長安,輔公祏的機會來了。為了保持淮南基地的安定團結,臨走前杜伏威指定輔公祏主持全麵工作,同時指定二號義子王雄誕掌握兵權,輔助輔公祏。

臨走還交代王雄誕:“我進京後,你好好的領導軍隊,不要讓輔公祏起變了。“杜伏威這個布局大家都明白,輔公祏當家不做主,王雄誕做主不當家。說白了,在杜伏威那裏,幹兒子還是比幹兄弟靠譜。然而杜伏威什麼都安排好了,就是沒有安排好王雄誕的智商。杜伏威走後,輔公祏的朋友左遊仙開始遊說輔公祏兵變,經過遊說,輔公祏表示同意。然而仔細一想兵變根本沒有條件,兵權都握在王雄誕手裏,輔公祏根本無法調動一兵一卒。沒有兵怎麼兵變呢?很簡單,奪兵,從低智商的王雄誕手中奪兵。輔公祏隨即偽造了一封密函,這封密函是以杜伏威的口氣寫給輔公祏的,在密函裏杜伏威對義子王雄誕的忠心產生了懷疑,並囑咐輔公祏時刻留心,注意防範。在輔公祏的傳播下,這封密函就成了公開信,淮南基地上上下下都知道這件事情。這讓王雄誕很惱火,也很沒有麵子,一生氣,一上火,王雄誕裝病撂挑子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