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被別人改變的命運(3 / 3)

臨近出發,李孝恭宴請諸將,大家以水代酒,清水端上來了,初時不以為意,瞬間諸將臉色大變,為什麼呢?剛才還清澈見底的水忽然變成了血紅色!凶兆!絕對的凶兆!諸將麵麵相覷,李孝恭卻舉止自若,微微一笑:“這是輔公祏人頭落地的征兆!“(此乃公祏授首之征也)言畢,飲而盡之,眾皆悅服。凶兆變為吉兆,關鍵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到武德七年,輔公祏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正月十一日趙郡王李孝恭攻破樅陽,一個月後攻破鵲頭鎮,二月二十二日行軍副總管權文誕攻破枚洄等四鎮。三月十六日李孝恭攻克梁山等三鎮。五天後安撫使任瑰攻克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龕降。此時輔公祏將寶押在了博望山和青林山,在這裏他布下了重兵,這是他最後的防線,也是最後的籌碼。輔公祏部將馮慧亮、陳當世將舟師三萬屯博望山,陳正通、徐紹宗將步騎二萬屯青林山,並在梁山長江兩岸拉起鐵索以斷江路。

此時李孝恭與李靖率領水師已經到達舒州,李世積率步卒一萬渡過淮河,攻克壽陽,抵達硤石,各路唐軍蜂擁而至,然而卻遇到了一個難題:守將馮慧亮堅守不出。馮慧亮借助山勢,堅守不出,唐軍就是餓狼,也無法對著馮慧亮這個刺蝟下口。怎麼辦?難道就讓這個刺蝟猖狂?李孝恭想到了李世民的老辦法,不急,先斷了他的糧再說。摸清了馮慧亮的運糧通道後,李孝恭出奇兵斷了馮慧亮的糧道,如此一來,馮慧亮的糧草隻減不增,斷糧跡象已經出現。然而即使這樣,馮慧亮還是堅守不戰,看樣子是寧可餓死,也不戰死。難題又扔給了唐軍,不能就在人家的家門口傻等啊!李孝恭召集眾將商議,眾將一致建議采用蛙跳戰術,繞過博望山和青林山,直指輔公祏的老巢丹陽,隻要打下丹陽,馮慧亮自會投降。諸將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李孝恭剛準備同意,李靖站起來反對,大家這才發現蛙跳戰術斷不可行,若勉強為之,定是自尋死路。

李靖說:“輔公祏雖在此布置水陸二軍精兵,然而留守的不少,現在博望山尚不能攻克,輔公祏憑借堅城,豈能輕易攻取?進攻丹陽若一時半月打不下來,馮慧亮等尾隨我軍,屆時腹背受敵,這就很危險了。“看來蛙跳戰術定不可行,那麼怎麼讓馮慧亮這隻刺蝟露出肚皮呢?李靖支出一招:羸兵挑戰,精兵伏擊。羸兵挑戰就是安排老弱病殘的士兵前去叫陣,誘使對方出兵,等對方傾巢而出時,精兵伏擊,一舉殲滅。這一招如果用在正規軍身上可能不好使,然而用在輔公祏的雜牌軍身上,還是很管用的。李靖派出一批老弱殘兵挑戰,果然將馮慧亮的大軍引到了伏擊圈,追擊的士兵被殺得七零八落。

此時馮慧亮的後續部隊又源源不斷地趕到,戰事的勝負還未為可知,然而唐軍中有一員大將摘下自己的頭盔向馮慧亮的大軍喊了一聲:“你們不認識我嗎?誰敢過來。“這個人是誰呢?馮慧亮的大軍認識這個人嗎?當然認識,這個人原本在淮南名氣就很大,他就是杜伏威的頭號養子、左將軍闞棱,此時他的身份是唐左領軍將軍。闞棱一聲大喝,馮慧亮再也收束不住,軍中有很多人是闞棱的舊部,聽到他威風凜凜的這聲大喝,有的下拜,有的幹脆放下武器轉身逃跑,馮慧亮大軍瞬間潰散,軍心再也無法收束。李孝恭與李靖乘勝追擊,博望山、青林山兩道防線一起崩潰,馮慧亮、陳正通逃往丹陽,士卒死傷一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