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一人滅一國(2 / 3)

王玄策策馬從印度大陸北上,渡過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瑪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他知道,在這裏他將得到重要的援兵。王玄策為什麼選擇到尼泊爾搬援兵呢?因為鬆讚幹布。當時鬆讚幹布主政吐蕃,與唐朝和尼泊爾王國都保持著睦鄰友好關係,鬆讚幹布不僅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也迎娶了尼泊爾王國的公主,有鬆讚幹布這樣一個中間人在,唐朝與尼泊爾也算友好國家。然而古往今來,借錢不易,借兵更難,單憑王玄策的三寸不爛之舌,尼泊爾憑什麼借兵給你呢?王玄策有自己的辦法,他知道自己的麵子不夠,所以就抬出了鬆讚幹布,以鬆讚幹布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那陵提婆王借到了七千騎兵,同時向鄰近邊境的各部軍府及近處各大唐番屬國發布征兵公告,又召來了兩千餘人。此時吐蕃國王鬆讚幹布聞聽王玄策借兵的消息,又派了一千二百人前來幫忙,三方兵力累計下來已經達到了一萬餘人,隻要王玄策一聲令下,這支多國部隊就將直撲中天竺複仇。

王玄策將這一萬餘人進行了整編,自己出任多國部隊總管,蔣師仁出任先鋒,一聲令下,一萬餘人兵發中天竺茶餺和羅城,在這裏他將與篡位的阿羅那順決一死戰。此時王玄策手下一萬餘人,阿羅那順精銳部隊三萬,戰象部隊七萬,敵我軍力比十比一。不僅如此,阿羅那順本土作戰,王玄策遠道而來,連人帶馬都是借的,這仗能打嗎?這仗可以打,有的打!為了激勵隊伍的士氣,王玄策選擇了背水而戰,前麵是敵軍,後麵是大河,進則殊死一搏,退則退無可退,是進是退,你們自己看著辦。在王玄策的激勵下,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多國部隊向阿羅那順的部隊發起了猛烈衝擊。這一戰打了三天三夜,最終背水一戰的多國部隊大勝,殺死敵軍數千、溺斃萬餘、俘虜一萬多人。首戰告負,阿羅那順並不氣餒,在他手中依然有一張王牌,這就是戰無不勝的戰象部隊,中天竺把其他四個天竺打的滿地找牙靠的就是大象,現在大象依然可以把你們這些雜牌軍打的滿地找牙。阿羅那順親率七萬戰象部隊向王玄策部隊壓了上來,黑壓壓的大象群咄咄逼人壓了上來,而王玄策卻不以為然,因為在他的心中早有退象妙計。

象群越來越近了,象腿越來越粗了,七萬戰象部隊壓了上來,不用打,踩也把人踩死了。就在這關鍵的時刻,王玄策出招了,他一揮手,從不遠處跑出了無數瘋跑的牛,跑的火急火燎,屁股似乎被火燒了一樣。沒錯,這就是王玄策的火牛陣,戰國時田單退敵就曾經用過,現在被王玄策照貓畫虎用來對付戰象部隊。在火牛的衝擊下,七萬戰象部隊很快潰不成軍,王玄策驅軍趁勝追擊斬首了三千餘級,同時將大批逃兵往河裏逼,在河中又淹死了上萬人,這樣一仗下來,七萬戰象部隊幾乎損失殆盡,阿羅那順在印度大陸所向無敵的象兵就這樣被王玄策擊破。到了這個時候,阿羅那順的牌基本打光了,就剩一張牌--城牆,從此之後,阿那羅順守城不出當起了縮頭烏龜,你王玄策有能耐就打進來。王玄策真不含糊,把唐軍攻城用的手段全用上了,雲梯,拋石車,火攻,沒過多久,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擊,阿羅那順一路逃竄,逃到首都之後屁股還沒坐熱,王玄策又追了過來,沒有辦法,隻能放棄首都,接著再跑。如果阿羅那順一門心思逃跑或許還有一條活路,然而這是一個不服輸的人,一個愛折騰的人,在逃跑的同時他居然集中殘兵敗將向王玄策的多國部隊發起了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