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周瑜:心胸狹小不能容人是一種假象(1 / 2)

一部《三國演義》讓周瑜蒙受了難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將也幾乎成為了嫉賢妒能、心胸狹隘的“代名詞”。然而大量的史實告訴我們,周瑜並非我們傳統印象當中的樣子,他的心胸狹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種人為的惡意的假象。《三國演義》刻意“貶低”周瑜,更多的是出於小說藝術的需要。羅貫中承襲了“帝蜀寇魏、尊劉貶曹”的創作思路,諸葛亮作為小說的第一主人公,作者當然會不遺餘力地去烘托、渲染。為了突出諸葛亮,羅貫中不僅虛構了許多情節,還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勞。比如,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這才使得孫劉成功聯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東風,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則就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了。對周瑜性格上的“惡搞”,也是為了映襯和對比諸葛亮,周瑜氣量狹小、意氣用事,方能顯示諸葛亮的寬宏大量、沉穩老辣;周瑜處心積慮,諸葛亮則從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諸葛亮就道高一丈。可歎!周大都督雖智勇兼備,但在諸葛亮麵前,卻總是捉襟見肘,生生地淪為了陪襯。

盡管《三國演義》裏周瑜的“劣跡”已家喻戶曉,但是,小說終究是文學藝術作品,不能等同於曆史的真實,對於那個“聲譽不佳”的周瑜,我們不妨一笑置之。

周瑜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周瑜任水軍都督。公元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即位後,也十分信任周瑜。公元2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立下了大功。公元208年,曹操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孫權戰和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一戰。周瑜身為水軍大都督,用火攻之計大破曹操,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毒箭,但還是拚死取下了南郡。隨後周瑜割長江南岸給劉備,但劉備至京口見孫權,要求得到整個荊州,孫權同意,因此周瑜隻得退往柴桑郡養傷,在生病期間周瑜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公元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素服迎接周瑜靈柩回柴桑。

曆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直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係,周瑜一方麵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麵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

《三國演義》裏的周瑜,大家都說是心胸狹窄的,氣量很小,嫉賢妒能。這真是對《三國演義》最大的謬誤!

大家看《三國演義》,周瑜與諸葛亮明爭暗鬥,孔明處處計高一籌,周瑜懷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後快,有些人就說《三國演義》把周瑜寫的是氣量狹窄。這是這本書表麵上給我們的印象,但我們不能隻看到問題的表麵,要看到問題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