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三十五、光明磊落世代楷模——論劉少奇同誌的政治品格(3 / 3)

劉少奇在《論修養》中嚴厲地批評了“患得患失,計較個人利益”、“假公營私”、把個人利益擺在黨的利益之上等種種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腐朽思想。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又曾思考著如何加強執政黨建設,以防止黨員幹部腐化墮落。建國後,他參與領導了全黨展開的一係列反腐倡廉活動。他自己在這方麵同樣為全黨作出了出色的表帥。例如,劉少奇當選為國家主席後,他的一些親戚和本家來到北京,試圖找他幫忙。有的想從農村進城當工人,有的要調動工作,有的想用內部價買塊手表等。為了使這種不良跡象徹底杜絕在萌芽之勢,1959年10月,劉少奇不顧連續多日主持國慶十周年慶祝活動的疲勞,仍抽空召開了家庭會議,語重心長地教導親戚和子女們:“我是國家主席,硬著頭皮給你們辦這些事,也不是辦不成的……但我是共產黨員,不能隨便行使自己的職權”,“國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劉少奇的教悔使親戚和孩子們心悅誠服,他們當即表示擁護他的決定。劉少奇長期自己掏錢雇車接送孩子們上學,而不許子女們使用自己的公車。三年困難時期,他要求家人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要孩子們在學校吃飯,嚐嚐吃不飽飯的滋味,以便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早在1948年,朱德同誌就曾寫詩稱讚劉少奇“修養稱楷模,黨員作範儀”。1980年,中共中央為劉少奇同誌冤案平反之際,王光美同誌總結劉少奇的一生為人,也深有感觸地表示:“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少奇同誌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本書,不是欺人之談。他自己是身體力行,努力照這本書中所說的去做的。”大量事實說明,劉少奇同誌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這是值得世世代代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永遠學習的。

四、矢誌不渝,曆經磨難和挫折,一生忠於共產主義

新文化運動時期,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種種社會思潮和主張被介紹到中國,在各地的報刊上紛然雜陳,並被各自的信仰者推崇為“救國方案”而加以研究、宣傳和實驗。劉少奇同中國其他早期共產主義分子一樣,正是在這一曆史背景下,通過對各種主義和學說的鑒別、分析和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然而,中國民主革命的時代是革命鬥爭異常艱苦和激烈的年代,因此又是大浪淘沙的年代,意誌薄弱、貪生怕死、急功近利者逐一被淘汰出革命隊伍,隻有鬥誌堅定、毅力頑強者才能在革命的大熔爐中經受住長期的考驗,不斷得到鍛煉和成長,最終成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劉少奇同誌一生曆經艱難和坎坷,經受了種種嚴峻的考驗和磨煉。他曾分別於1925年和1929年兩次被捕入獄,在獄中同敵人進行了英勇、機智的鬥爭。國民革命失敗後,革命形勢異常低落,革命環境空前險惡,劉少奇同誌毅然接受黨組織的安排,長期戰鬥在敵人白色恐怖統治的心髒地帶——上海、天津、奉天和北平等地,冒著生命危險與敵周旋,努力恢複和發展黨的組織,領導工人運動。

劉少奇同誌為共產主義事業的奮鬥,除了遭自敵人的殊死破壞,險情叢生,同時,還不斷受到黨內“左”傾指導思想的幹擾。如前述及,1930年8月,他因反對中國職工運動照搬德國經驗而被赤色職工國際領導人指責為“反決議”,並被扣上“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1931年10月,因反對狹隘的宗派主義,提出中國赤色工會應同黃色工會的群眾建立統一戰線而被中共臨時中央批評為“站在工會係統上,有右傾機會主義的傾向”。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後,他反對臨時中央要求上海工人舉行“總同盟武裝暴動”,提議上海工人應支援國民黨十九路軍抗戰,這一主張卻被臨時中央指責為“取消派的罷工鬥爭方針”。同年3月,他又因反對“左”傾盲動而被共產國際和臨時中央批評為“不能執行共產國際和中央的路線,存在著嚴重的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方式”,並被認定“不能擔任領導工作”,撤銷中央職工部部長職務。麵對艱難的革命形勢,又接二連三地遭到“左”傾冒險主義者的錯誤批評,劉少奇同誌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信念,他多次向中央表示:“將繼續積極的向中央提出在各種問題上的意見,來和同誌們討論,並將繼續平日的工作。”劉少奇同誌就是這樣,一方麵頑強地與敵鬥爭,另一方麵在黨內堅持既反右又反“左”的兩條戰線的鬥爭,努力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最終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工人運動的革命道路,成為“黨的正確路線在白區工作的代表”。

劉少奇同誌一生視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消滅剝削和壓迫為“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責任”,更克盡厥職地履行著這一責任。他不僅在民主革命時期曆經磨難和挫折,堅持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繼續奮鬥,既便在遭受迫害的“文革”中仍矢誌不渝地要求自己:“一個革命者,生為革命,死也永遠為共產主義事業,一心不變。”並向子女們囑咐:“我死了以後,你們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裏,像恩格斯一樣。大海連著五大洋,我要看著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可見,他至死都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對人類美好的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的態度。

劉少奇同誌誕辰50周年之際,朱德同誌曾總結劉少奇前半生的革命道路,高度讚揚劉少奇“真理尋求得,生平能堅持”。今天,我們引用這句話來描述劉少奇同誌一生的革命道路不僅完全貼切,而且顯得更為準確,更經得起曆史的檢驗。

綜上所述,劉少奇同誌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表現出敢於堅持實事求是、勇於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而犧牲自己、身體力行地實踐著自己所論述的“共產黨員的修養”、對共產主義事業忠貞不渝等優良政治品格。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國內正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重溫和研究劉少奇同誌的政治品格,具有極其特殊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