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30(1 / 3)

三十一

秋葉再度凋零時,程鎮長因為批地建房收受賄賂被查處了。

上級說,如果退贓積極,可能減輕處罰。但是,他已把受賄的錢蓋房子了,上級要求他退款,否則就要沒收房子。這可讓程家犯了難,花了好多心思精心蓋起來的房子,咋能拱手讓給別人?一家人隻好想辦法籌錢,可想盡了辦法,最後還差一萬元。

錢瑞蓮心裏充滿了失落。

她十分感激程鎮長在台上時給她們帶來的種種好處,也預感到他倒台給自家帶來的影響,所以內心十分焦慮。在一種近乎報答程鎮長的心態驅使下,她鼓動外孫女去向宋萬銀借錢,她明白外孫女在宋萬銀心中的分量。果然不錯,盡管宋萬銀對程鎮長有一肚子意見,但看在李玉慧的麵子上,還是拿出了一萬塊錢。

程鎮長家的房子被保了下來,這讓他很是感激,對侄兒說一定要好好謝謝宋萬銀。李玉慧借機做工作,中秋節那天拎著兩盒月餅,帶著丈夫和一雙兒女來到宋萬銀家當麵表示謝意。程運良和宋萬銀從此摒棄前嫌。

那天,走進宋家的一瞬間,程偉建卻有些不好意思了,扭扭捏捏的。妹妹紅霞在後麵說,哥,你今天咋了?像個姑娘似的還不好意思?看見程偉建進來了,宋雲錦臉微微紅了一下,低頭拉過程紅霞,兩人一頭鑽進裏屋去了。

宋萬銀看著程偉建,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拿出兩塊月餅塞進他的手裏,問,偉建,我記得你跟雲錦一樣都是從青石橋初中畢業的,後來你到城裏讀師範去了,成績咋樣?

程偉建低頭回答,馬馬虎虎的。

宋萬銀接著說,好,好,繼續努力。畢業後有啥打算?

程運良接過話頭說,回鎮小學來當老師唄。

宋萬銀笑嗬嗬地說,當老師好,教書育人,工作也穩定。

程偉建靦腆地笑了笑,忽然說,其實做生意也挺好的。

程運良見宋萬銀的兒子一直坐在電視機旁,就想轉移一個話題,於是問,光海今年十八歲了吧?高中畢業沒有?

宋萬銀卻說,唉,別提了,這孩子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初中畢業後我本來想讓他到城裏讀高中,可他說個天都不去,我隻好讓他回來了,這兩年在我的預製板廠幫忙。

程運良笑著說,讀書也隻是一條出路,能掙錢就行。

宋萬銀接過話頭說,是呀,我們不可能跟他們一輩子,今後的路還要靠他們自己走。我雖然蓋起了一座房子,他們今後住的問題不用操心了,可是吃飯糊嘴還得靠自己呀。

話音剛落,宋光海卻出人意料地接了一句:伯伯,你蓋房子不就是給我們住的嗎?你一個人哪住得了那麼多?有這一座房子,還愁沒有飯吃?

宋萬銀感覺兒子話說得不妥,就沒好氣地說,你還好意思說這種話?你要有本事以後也蓋一棟房子起來,光想住現成的房子還叫本事?

聽了這幾句話,程運良的眼色黯淡下來。

李玉慧看在眼裏,急忙岔開話題:萬銀,生意還不錯吧?

宋萬銀說,還可以,唉,就是交的稅太多了,吃不消。

李玉慧說,哦,辦企業也真不容易。

程運良忽然說,哎,土管所胡主任的兒子不是在稅務所麼?老宋你咋不去找找胡主任說說情,能減一點兒是一點兒,反正也不差你那一點兒。大家都在想辦法走後門,你不去豈不太吃虧了?

宋萬銀笑了笑說,有道理有道理,我明天就去。

果然不錯,胡主任出麵後,宋萬銀的稅款很快就降了下來。

利潤提高了,宋萬銀信心大增,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預製板廠裏,雇了十個工人,他在外麵跑銷售,工人在廠裏開足馬力生產,生意越來越好,短短三年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私營老板。但是,那時候國家對私營經濟的政策還不太明朗,一些地方甚至出現打壓私營企業主的現象,很多私營業主整天提心吊膽,缺乏對政策的信心和擴大再生產的熱情。

宋萬銀也不例外。除了擔心,他每天還得疲於應付一些行政部門的吃拿卡要,否則就要給你小鞋穿。但是,他不愧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八麵玲瓏,左右逢源,把各方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自己的小環境還是不錯的。

青石橋鎮曆來有經商的傳統。遠的不說,即便十年文革期間,就有人偷偷摸摸做小買賣,沒辦法,老百姓也要吃飽肚子才能“革命”呀!政治不隻是標語口號,也不隻是批判鬥爭,還應該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鹽。後來政策稍微放開了,人們壓抑很久的對財富的追求被釋放出來,就像山泉擺脫岩石的束縛一樣,彙成了洶湧澎湃的漢江。

秋風再度吹進青石橋街的時候,中共十五大如期召開。這次會議把私營經濟的地位從“有益補充”上升到“重要組成部分”,宋萬銀們的擔憂才慢慢減少。

也就在那一年,中國大地上再次掀起了一股“下海”熱潮,一些機關幹部、國企職工、科研人員辭職或停薪留職,從事商業經營、投資辦廠,形象地說就是砸掉“鐵飯碗”,從體製內跳到體製外,從岸上躍入海中。

一些年輕人忽然意識到,如今選擇的餘地比原來大多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了,幹個體也是事業,也叫工作,隻要兜裏有了錢,就不怕別人瞧不起。於是,他們開始步宋萬銀的後塵,但他們已不滿足於傳統的擺小攤賺小錢,而是希望像宋萬銀那樣辦企業賺大錢。這其中就有程偉建。

年底,當了一年小學教師就已厭煩學校裏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整天勾心鬥角的程偉建,向學校提出了辭職申請。消息傳到曲家大院,李玉慧大吃一驚,說,放著好好的國家職工不幹,去做啥生意呢?上班雖然工資少點兒,可穩定呀。錢瑞蓮說,一家人還指望偉建來支撐門戶,這下可好,連工作都不要了,唉,作孽呀!

程運良也火冒三丈,一瘸一拐地找到學校,說個天也不同意兒子辭職。他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別人想端鐵飯碗還端不到,你守著鐵飯碗卻不要,真是昏了頭。

兒子卻說,伯伯,鐵飯碗好是好,可它不適合我。

程運良問,那你說啥樣的飯碗適合你?

兒子笑嘻嘻地說,伯伯,你們隻看到鐵飯碗,沒有看到金飯碗。

程運良一頭霧水,啥叫金飯碗?

兒子脫口而出,像宋叔叔那樣的。

程運良愣了片刻,忽然說,偉建,那宋萬銀當初也是沒有辦法才去做生意的,雖說現在有錢了,可說出去還是一個個體戶,總歸沒有國家職工名分好聽。他哪點兒值得你羨慕?

兒子忽然冒出一句,伯伯,人家宋叔叔蓋了三層樓房。

程運良提醒兒子,我家不是也有一座房子嗎?

可兒子卻說,伯伯,人家宋叔叔家的房子是自己蓋的,可我們家住的房子是我們自己的嗎?要是不讓我們住了,你說我們住到哪裏去?我聽說國家已經開始進行住房製度改革了,從明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全麵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要是手裏沒錢,萬一沒地方住了,哪裏買得起房子?

程運良愣住了,他的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兒子接著說,伯伯,我曉得你是為我好,可我不想再過你們那代人一窮二白的生活了,我想過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地方住的幸福日子,也想過體麵的生活。有人說“過去是窮人打倒富人,如今是窮人變成富人”,我覺得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