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皇甫績“討”打(1 / 1)

隋朝的時候有一個叫皇甫績的大臣,因為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而他的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生計,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皇甫績的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裏很富裕。由於家裏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裏上學。

皇甫績的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20大板。

有一天,皇甫績和自己的幾個表兄貪玩,他們躲在一個已經很久不用的小屋下棋。忘記了上午的功課還沒有做完,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下午就到了。他們開始了下午的功課,當教書先生問他們要作業看的時候,他們才想起來還有功課沒有做。

第二天,他們不完成功課的事情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裏,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20大板。皇甫績當時還很年幼,外公平時本來就喜愛這個聰明的外甥,再加上他這麼小就失去了父親,所以沒有忍心打他。隻是把他叫到身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小皇甫績看到哥哥們挨打,心裏非常不是滋味,因為他和他的這幾個小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可是現在看著他們挨打,而自己卻在這裏站著,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熟的規矩,被重打20大板。

等外公走了之後,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20大板。表兄們一聽,都被他的請求逗樂了。可是皇甫績卻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對表兄們說:“私塾規定犯了錯誤都得接受懲罰,可是並沒有規定因為我年紀小就不受懲罰啊。既然我們都犯了錯誤。我就應該接受懲罰,外公沒有懲罰我是因為他舍不得打我。但是我不能因此就逃避懲罰,現在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20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裏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