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武賢還沒活夠,還沒想著早死。對付趙充國這般牛人,沒有十二分把握是不行的。事實上,辛武賢不是有十二分把握,而是二十分的勝券。
曾記否,劉病已擺平霍氏集團後,張安世如坐危卵。那時,張安世飯都吃不好,覺都睡不香,整天整夜地都怕劉病已的人來敲門。然而最後,張安世低調避世,終於躲過一刀,安享天年。
如果說,張安世能活到自然死,隻是歸於他個人裝孫子低調,那就錯了。現在,秘密終於可以公開了。劉病已不殺張安世,有兩大因素:一是,張安世和張賀是同胞兄弟,張賀是劉病已的知已恩人。劉病已是看在張賀麵子上,放過張安世。這是其一。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有人力保張安世。那個人,就是牛人趙充國。這是其二。
可是,趙充國力保張安世,絕對是個人隱私,宮廷絕密,但是還是有人知道了。誰知道?辛武賢。辛武賢怎麼知道的?是趙充國的兒子趙昂,有一次和辛武賢喝酒的時候,不小心透露出去的。
趙昂還有板有眼地告訴辛武賢:事實上,皇上挺討厭張安世的,如果不是我父親罩著他,張安世早下地報到去了。
一句酒後真話,辛武賢今天卻拿來派上用場了。於是,辛武賢上書,告發趙昂,說他泄露宮廷絕密。告完以後,辛武賢就在家裏靜候佳音。
不久,趙昂被捕;又不久,有一消息傳了出來,趙昂在獄中自殺了。
辛武賢終於笑了。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你讓我全家不舒服,我就讓你晚年喪子,不得好活。我想,這應該是辛武賢想對趙充國說的話。
以德服人?!
辛武賢重拳出擊,一下子打到趙充國的軟肋,痛得他叫聲慘都來不及。奇怪的是,接下來不見趙充國一點動靜。直到趙充國離開人世,辛趙兩家,寧靜如水。不鬥也罷,這可讓劉病已少操了不少心。
辛趙之間,可謂是兩清了。然而,漢朝同僚相鬥,仿佛是一場病毒感冒,由辛趙引起,頓時傳染開去,席卷整個西漢中葉官場。接下來,我們將看到一個個猛人,中毒感染,暴病身亡。在這場政治傳感病毒中,有一個政治模範,不幸中標,先行倒下。這個人,就是以德治聞名天下的韓延壽。
韓延壽,字長公,燕人,後遷居杜陵。韓延壽之所以能走向仕途,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他父親,另外一個,則是劉病已的老知交魏相。
曾記否,當年燕刺王劉旦野心勃勃,一心打皇帝位的主意。後來,他和上官桀等人組成漢朝四人幫,想先搞掉霍光,再奪劉弗陵的皇帝位。當是時,劉旦之舉動,讓諸多燕人聞聲開罵,韓延壽父親韓義就是其中一個。
韓義挺身而出,警告劉旦,做人要規矩點,別打什麼歪主意。結果,韓義話才說完,就被劉旦拖出去砍了。
韓義義諫而死,一時轟動朝野。那時正值霍光主政,想從各郡國選賢,當時,還不夠出名的魏相,趁機向霍光寫了一封推薦書,說燕人韓義為國捐軀,光榮獻身,中央應該顯賞其子,以示明義。魏相的報告打上去後,很快就有了結果。霍光認為魏相說得很在理,就提韓延壽為諫大夫。不久,韓延壽遷淮陽太守。再不久,因政績出色,被調往潁川郡。
潁川郡守治所,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韓延壽被調往潁川郡,不是此地山靈水秀,油水多多。恰恰相反,這裏流氓遍出,人心不古,風氣極壞,讓中央極為頭痛。正因為如此,中央為了壓住潁川郡的邪氣,凡調來此地工作的太守,都是挑工作能力強悍的來當。很不幸的是,中央認為韓延壽工作能力強,很適合跟流氓打交道,於是就派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