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敞想去哪裏?看看張敞寫的奏書就知道了。他是這樣寫的:我當山陽郡太守這些年,山陽郡五十萬人口,沒有被抓到的強盜,不到八十個。剩下的這幫盜匪,對山陽郡的治安,根本構不成威脅。所以,搞得我現在很閑,整天無所事事。我聽說勃海和膠東那邊強盜極多,又很凶猛,經常攻擊官府,綁架諸侯。我沒什麼特長,就是不怕死。如果陛下能將我調往以上兩地,我將義不容辭,奮不顧身,將打黑事業進行到底。
很快的,張敞的奏書就送到長安。劉病已一看,一下子就笑了。
張敞心裏想什麼,劉病已還是能猜出幾分的。他知道,讓張敞去山陽當臥底,的確是委屈了點。但是不派臥底不行,因為他心裏不踏實。張敞在山陽郡蹲守多年,的確也閑夠了,可能就想早點離開山陽那閑地方。現在,監視劉賀都是多餘的了。既然張敞要出來做事,那就成全他吧。於是乎,劉病已下了一道詔,拜張敞為膠東國國相,賜三十斤黃金,作為獎金和路費。
自漢朝開國以來,漢朝官吏當中,從來沒少過打黑英雄。然而在劉病已時代,最能打黑,並打出政績的人,數趙廣漢為最。可是趙廣漢的打黑做法,屬休克療法,硬傷極多。他最大的問題表現於,對於強盜,隻管抓和殺,不管教育。所以,他的打黑方法,實際上就是治標不治本,落下的後遺症很是可怕。
知道趙廣漢為什麼被砍了嗎?這還是趙廣漢自找的。他殺氣重,積德少,為了個人利益,眼裏容不得一粒沙子,總是拿起刀來要喊要殺的。所以,也就不怪劉病已不客氣,將他拖出去砍了。
所以,所謂打黑英雄人,從來都不是好當的。那麼,張敞打黑的方法,跟趙廣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張敞的打黑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卻總是有驚無險。他命很長,最後是病死的,而不是像趙廣漢那樣被拖出去砍掉的。
總的來說,張敞和趙廣漢打黑方法,有相同,有不同。相同的是,張敞像趙廣漢那樣,敢抓,也敢殺。不同的是,趙廣漢隻管殺,張敞雖也殺,但不是濫殺。他愛憎分明,殺了該殺的,同時也表賢顯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從技術含量來看,張敞比趙廣漢高明。所以,他最後保全自身,趙廣漢則不能。
理論講起來是很空洞的,先來看看張敞是怎麼具體打黑的吧。張敞一到膠東國,首先開了一個動員大會,然後公布了打黑的指導方針和打黑獎罰方法。曾經,趙廣漢治理潁川郡的時候,也采取獎罰辦法。但是,在獎勵製度上,趙廣漢卻是玩陰的。他讓潁川郡人互相揭發,又故意向被揭發方透露揭發人的信息,搞得潁川郡人心不古。
張敞認為,要搞就搞陽謀,他堅決不搞陰謀。所以,他公布的獎勵辦法是光明正大的,實施也是經得住火烤的。他的陽光政策,總結起來,有以下三條:首先,捉盜有賞,小有小賞,大有大賞;其次,開創強盜互相捕殺之先河。此招甚猛,殺死強盜的一方,可以抵罪,被殺的強盜,要怪就怪自己技不如人;再次,官吏捕盜有功的,上奏中央,建議升官。
曾記否,當年劉邦入鹹陽,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即可讓秦地民眾鼓掌歡迎,不舍其離去。一百多年過去了,曆史再次證明了,越厲害的治世理論,越是簡潔有力的。張敞此三招一出,你能在膠東國挖出幾個強盜來,就算你牛。
為什麼說張敞手段高明,分析一下就知道了。首先,懸賞捕盜,就是鼓勵百姓熱烈參與。生活艱難的,可以以此為業,相信搞頭不少;如果有閑心,以此為業餘愛好,外快也是誘人的。所以,張敞第一條懸賞令既出,多多少少都會催生出民間專業和業餘打黑高手。
其次,強盜互相捕殺,以此抵罪,那是相當誘人的。強盜想全家保身,隻好出賣同夥。於是乎,你出賣我,我出賣他,你殺了他,我又來殺你。此法一開,強盜見強盜,哪裏會臭味相投,簡直隻剩眼紅開刀了。再次,那些混了一輩子都是捕盜的人,突然看到升官機會來了,必定拚命捕盜。
民間捕殺,強盜之間亦捕殺,官吏更要賣命地捕殺,試問膠東國,有多少強盜能經得住裏裏外外之捕殺,成為漏網之魚?不消多久,猶如一片汙水的膠東國,被張敞清理得幹幹淨淨。強盜既平,人民安全指數超高,好一派盛世和諧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