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三十章 戰爭升級(四)(2 / 3)

對於中國政府能否接受和談一事,呂秀蓮並沒有抱多大希望,實際上,那種可能性小的可以省略不計,她關心的是美國人的態度,可是美國人的話讓呂秀蓮受不了,甚至要發瘋。12日美國要求台灣支持幾天,13日要求支持7天,14日要求支持15天,15日則隻要求台灣支持住,時間則不提了。

第二次朝鮮戰爭的開始,對於台灣無異於雪上加霜,呂秀蓮甚至感到絕望,美國出兵韓國,那麼出兵台灣就必然受到影響,除非美國無限製的擴大戰爭規模,打一場世界大戰,這種可能也同樣是可以省略不計的。

“馬上按排一下,我要與威金總統通電話!”這是呂秀蓮得知美國出兵韓國之後的第一個反應。

對於這個要求,威金總算賞臉同意了,不過還是讓呂秀蓮等了3個小時。

“威金先生,希望你明白,我們已經損失慘重,再不出兵支持就完了!”

“請你相信,美國政府絕不座視中國侵略台灣,可是我們還需要時間準備,請你們再多支持幾天,我會盡快準備。”

“如果美國不能馬上出兵,那就立即提供一些武器吧!”

“你們需要什麼武器?需要多少?”

“我們需要200架F-16戰鬥機!”

“如果我們按你們的要求,立即供應200架戰鬥機,無異於向中國宣戰,可我們不想馬上與中國開戰,我們需要準備時間。”威金非常幹淨利落的拒絕了台灣要求提供武器的要求,威金說的是實話,美國還沒有準備好與中國開戰,美國人視中國為一個巨大的泥潭,生怕陷進去。“美國人民將永遠支持台灣人民的民主與自由!請你們相信我們,我們正盡一些努力支持你們!”說完威金就將電話放下,他不想再聽呂秀蓮的乞求之聲,他還有許多其它事情需要處理。現在美國人無力和中國人開戰,而且現在就算有能力和中國開戰,美國人也不想開戰。

台灣在戰場上的失利,也導致其在宣傳戰中的失利。用數十年時間,才在大陸人與台灣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間隔,在台灣主動挑起戰爭之後,本身就出現了裂跡。僅僅幾天時間,台灣民眾的反共、反統一思想受到沉重打擊,台獨越來越不得人心。充滿虛假內容的戰報,讓台灣人對當局失去了信心,麵對大陸強大的宣傳攻勢,他們發現,大陸的樣子並非以前當局所宣傳的那樣,大陸要求統一,並非是圖謀壓迫台灣人民與掠奪的財富,人們開始越來越相信大陸的宣傳報道,人們也越來越相信台灣是挑釁者。

解放軍的宣傳攻勢一向以讓對手無法招架著稱,當年解放軍的宣傳戰讓數以萬計的敵人放下武器,這次的效果也不小。軍隊出現大量逃兵,海外的預備役人員返台的人數大減,許多人中途返回。可惜此時的台灣已經不存在所謂的“自由與民主”,呂秀蓮下令使用武力鎮壓反戰、反台獨活動。

不過要在宣傳戰中取勝並非易事,被俘的台軍官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待,受傷者在最的醫院,由最優秀的醫生,用最好的藥品治療,此後還可以到最好的療養院療養,待遇超過己方的傷員。沒有受傷的,可以住在可稱為曆史上最好的戰俘營內,實際上,那是一家很好的賓館,享受非當大的自由。根本不象對待被俘之人,好象是遠方的來客。熱情的主人除供應最好的東西外,還組織參觀,不想去,也失得去。絲毫不擔心,這些俘虜會乘機逃跑,每次除了幾個導遊之外,隻有幾個少的可憐有警衛,許多情況下,允許自由活動,還發放“零花錢”,不算多,每人一千元人民幣,供大家上街購物之用。當這些“參觀者”並不情願的參觀城市、企業、學校,還有博物館之時,禁不住發出感歎!他們發現自己直到這時才對大陸有了全麵的了解,以前所聽到,所看到的東西含有太多的“政治成分”。剛開始時,他們中的某些人還堅持身穿原來的台灣軍服外出,可到了後來,許多人開始改穿便服,可想而知,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生了變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