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六十九章 統一戰爭(五)(2 / 3)

而東北部一梯隊的主力四個陸戰旅,則從石門、金山、萬裏一線約24公裏的寬大正麵,在楊旅發起攻擊後的50分鍾,也向台軍的灘頭陣地發起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協同攻擊。

由於兩處都是台軍拱為台北市和基隆港的要地,從兩蔣時期開始就大力修建了各種反登陸設施和大量的永久性攻事,而在陳水扁執政初期,更是不遺餘力的建設,因此兩地的搶攤登陸戰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場惡戰。

我軍在登陸作戰時,根據總前指的指示,決定在副登陸場(楊旅所部),大造聲勢,力求在灘頭攻堅戰中能調動敵人。一旦敵人從其他地區派出援兵,則通過空中打擊和敵後機降狙擊等手段,力求消滅大部分或一部分的敵人援軍,以減輕主登陸場的壓力。

根據此一命令,我楊旅在對台軍海岸防禦陣地發動火力準備的時間就足足進了40分鍾,而打擊密度也是空前的。為了躲避美軍的偵察優勢,他們更多的玩起了戰場欺騙手段。

當我楊旅攻擊發起前的十幾分鍾,美軍的衛星和徘徊在公海上的電子偵察機終於獲得了這樣的情報:解放軍的第一波攻擊派出了近三個師的主力部隊,而且登陸的地點也基本可以確定在淡水鎮一帶。當然,美軍的情報也在第一時間傳給了台軍指揮機關。

在收到美軍的情報通報前,台軍最高指揮機構就解放軍的進攻主方向就一直在爭論,他們主要有兩種觀點。其中以呂秀蓮為首的主要由文職軍官出生的那部分人認為主方向必然是台北方向,而南部的澎湖、嘉義方向是聲東擊西!因為隻有迅速拿下台北,解放軍才能有效嚇阻盟軍的幹涉,否則時間一久,美軍的幹涉力度會更大。現在有了美軍的確切情報,呂秀蓮的理由就更加充分!要知道三個主力師的部隊已經達到了解放軍在第一波次所能派出的最大登陸運力了(關於這一點,美軍也是這樣認為的)!

另外一種觀點是以接受過美軍軍事培訓的將領為主體的那部分人,他們不但認為解放軍的主攻方向一定會在嘉義等地區,台北方向隻是次要方向,解放軍不會笨到拿幾個師去硬碰堅固而人數火力均占決鬥優勢的台北防線的,除非他們忘記了當初的金門戰役!而且就是在美軍的情報到來以後,他們也還是堅持原來的觀點。認為這主要是在吸引我軍的注意,並牽製我布置在台北一線的重兵,以減少嘉義方向的壓力。而且目前也不宜大規模的從其他方向抽調兵力,因為在盟軍沒有介入以前,缺少製空權和製電磁權的情況下,援軍隻有成為解放軍空中打擊力量的靶子!當然他們的這個觀點也得到了“總長”湯藥民的大力支持。

“總長”湯藥民不主張從台中緊急調兵增援,也認為:在解放軍的強電磁壓製,台軍與各處的聯係隻能通過電話和地下光纖進行數據傳播,而原本以為占優勢的空軍部隊已經被徹底打殘了,也無法派出空中偵察力量進行實時偵察。而解放軍曆來就喜歡搞圍點打援這一套!一旦他們搞什麼小動作,因無法和運動中的部隊及時取得聯係,而必然會吃大虧的!

怎耐,呂秀蓮這個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家夥在衡山地下指揮所內在接到不置尾和大竹圍一線防禦部隊的報告說:頂不住了,共軍的炮火十分猛烈!目前的火力打擊密度是任何一場戰鬥中都不能比擬的,單就其大口徑火箭炮的覆蓋比密,就能比上中越自衛反擊戰時的炮擊涼山的1.5倍。何況還有各種艦炮火力以及後方的遠程火箭炮和戰術彈導彈的攻擊和空中轟炸。就再也坐不住了。

其後接著而來的各種壞消息稱:登陸的共軍,一上來就把看家底的俄製野牛汽墊登陸艇都全部派出來了,在空中50架以上的各種直升機的配合下,直接就把數十量99改坦克放到了台軍陣地上,開始了碾壓。而緊跟其後就有上百輛2003式水陸兩棲坦克/新型輪式步戰的攻擊速度攻了上來!這些解放軍不計較一時得失,在被打癱十數量坦克戰車後,也沒有絲毫顧慮,現在他們大量的步兵已經上岸開始伴隨裝甲部隊衝鋒了,我軍現在要想打掉一輛坦克要比初期付出十倍以上的傷亡!僅僅10分鍾就有三處之多的灘頭陣地被解放軍撕破了口子!更有約兩個營的解放軍被機降在了陣地後方,阻斷了二線部隊對一線灘頭陣地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