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萊此刻腦子還算清醒,他思索了一晚,發覺自己措施失當,知道自己若將工作完全攬在身上,他們則無事可做。第四天工作時,斯特萊便改正了以前的錯誤,專心於指揮監督,不再事必躬親,工作效率果然大有改觀。
對於領導而言,與“反授權”類似的就是下屬越權。越權有兩重含義:一是權力授出以後,領導對下屬沒有約束力、控製權了;二是下屬在擁有權力以後,不把領導放在眼裏,不聽命於領導,甚至出現了侵犯領導職權的現象,即越權。下屬越權主要有以下現象:
先斬後奏。把本不該自己決定的事決定了,然後彙報,迫使領導就範,認為反正木已成舟。
斬也不奏。封鎖消息,自己說了算。
片麵反映情況。設好圈套,讓領導鑽,出了問題,責任由領導承擔。這是一種巧妙的越權術,當然也是一種心術不正的越權術。
向領導的上級稟報請示,或向多個領導請示,即多頭請示。利用其他領導了解下層情況及獲取信息的遲滯性,取得間接領導的支持,以“尚方寶劍”迫使直接領導就範。
越權就是架空領導,那些本屬領導的職權範圍的權責,下屬設法以某種手段行使了,而下屬又不具備領導的職務,因此他不能負責。所以,越權的危害是非常明顯的。
越權既損害了直接領導的威信,又容易使工作脫離既定軌道,產生失誤。
如果不對越權現象加以控製,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麵。成功的領導是如何防止授權的失控、失衡的呢?
第一,成功的領導對下屬的授權一般都能做到掌控有度。他們認為:把握控製權,首先是要對下屬選得準,選人得當才能委托權力。其次是要把握調整權,當發現下屬素質差、經常越權,或發現下屬已背離工作目標、原則,給工作帶來損失時,雖不能做到立即免職,也要做到立即指出,嚴肅批評,並削弱其權力,調整其授權,做到既能放權又能收權。再次是要嚴格控製權限範圍,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準越權,不準“先斬後奏”,更不允許有“斬也不奏”的行為。
第二,成功的領導十分注重把握監督環節。防止權力失控的關鍵在於監督。監督可防止被下屬牽著鼻子走。權力授出後,領導的具體事務減少了,但指導、檢查、督促的使命卻相對增加了。領導要密切關注下屬的工作動向、狀況及信息,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克服情況不明等官僚主義傾向,但不能到處指手畫腳。下屬也有義務和責任向領導彙報工作情況,不能把領導的監督、管理視為幹預。因為“多一個人的智慧就多一份力量”,何況領導把握著全局,心中有各種典型經驗,而這些經驗對下屬的指導作用往往是舉足輕重的。
第三,成功的領導授權不能失衡。就是說,在自己領導的組織係統內,對多個下屬授權,權力要分布合理。如果對某個下屬授權較多,則必須考慮他的威望及能力,是否能為其他下屬所接受。無根據地偏重授權,以個人感情搞親疏授權,是不可取的。
授權應是單向的,即由上至下。要防止出現逆向,授權後要學會追蹤:
要強調結果,而不要過多地關注過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放手讓下屬挑大梁,要讓他勇敢決策,而不要指手畫腳。如果過多地聚集於細節,一是使自己忽略了戰略性的問題,二是影響了下屬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就如比武一樣,隻要能打敗對手,你就不要管他用的是“打狗棒法”還是“降龍十八掌”。
堅定不移地支持下屬的威信。首先,授權應公開進行。如果授權未能公開進行,導致相關人群不知道他的權力範圍,勢必影響其工作開展。其次,在有人不支持他的工作時,毫不猶豫地為其掃除障礙。
要幫助下屬解決問題。當下屬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在施加壓力使之不要放棄的同時,應盡力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要當一個堅定不移的支持者,而不是教練。
要防止權力被濫用,要建立反饋和控製機製。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對授權者應在製度框架下進行約束和監督。
獎罰分明,以充分刺激其積極性。對屢敗屢戰最終獲得勝利的下屬,要進行重獎;對有違軍令和不受軍令者,重罰。對把任務當球踢的下屬絕不姑息;否則你將喪失威信,你的團隊將徹底喪失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