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學習經濟”思想(5)(1 / 2)

第七節尋找理想經濟製度

一、經濟製度創新的先例

在生產力不斷發生不可預期的革命的環境裏,國家和世界的經濟製度必須保持靈括性,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環境。本節下麵將以20世紀美國聯邦儲備係統作為中央銀行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突破來說明經濟製度創瓤的巨大收益。

(1)中央銀行

19世紀下半葉,美國多次出現金融動蕩和經濟衰退。眾多的金融機構癱瘓和金融市場的崩潰往往引發一場浩劫,美國認識到穩定的金融體係對其自身來說極其重要,於1913年建立了聯邦儲備體係。此前美國不存在中央銀行,貨幣由商業銀行自己發行。

美聯儲是一個與政府平行的機構。聯儲主席人選是由總統提名、國會批準的,任期14年,但美聯儲主席既不向國會負責也不向總統負責。聯儲的這種地位是由國會在1913年立法確定的。這種特殊地位至今一直沒有變化。在華盛頓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總行,有一個董事會,董事會由七人組成,董事七人由總統任命。董事會決定聯儲的大事。美聯儲有十二個分行,每個分行也都有董事會,有分行行長。分行董事會有三種成員:四個銀行界人士。四個商業界人士。四個其他領域(如工會)人士。美國金融政策由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開放市場委員會製定,這個開放市場委員會由美聯儲的董事會成員加上十二個分行行長中的五位行長組成。開放市場委員會投票決定美國貨幣政策(如利率)。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調控有三種工具:現金儲備要求,即準備金率,可以較快地調節貨幣供應量;貼現率政策,即央行的再貼現政策,實際就是央行向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公開市場業務,購買或賣出證券。這個經濟製度創新為美國20世紀金融穩定立下了卓越功勳【在我看來,1929年美聯儲譬緊縮的貨幣政策加重了經濟蕭條,是十大錯誤。這與當時剛剛有18年經驗的年輕的美聯儲有關。】,後為各國紛紛效仿,建立自己的中央銀行體係。

(2)世界貿易組織

20世紀末,世界經濟發展中的晟重大事件之一,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製度創新。在大蕭條時,各國貿易交往崩潰。人們對世界自由貿易失去信任。從1929年至1932年3年內,世界貨物交易量下降25%。為了使本國生產廠家免受外國競爭者的衝擊,各國都設置進口障礙,“以鄰為壑”,其結果恰恰相反,世界貿易的減少大大延緩了世界經濟的複蘇。

雖然個別國家在1934年就試圖通過相互貿易協定重新打開世界貿易大門,但到最終拆除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還持續了數十年時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要的貿易國家從大蕭條中總結了教訓,建立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為消除貿易障礙的談判鋪平了道路。這一事件,不僅標誌著一個規範化、法製化的世界市場的形成,而且標誌著世界貿易的自由化程度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關稅水平進一步大幅度下降,非關稅壁壘受到更嚴格的限製,長期遊離在外的貿易活動如紡織品與農產品貿易,被納人世界自由貿易體係之中。而且,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不隻是世界貿易自由化在程度上的擴大。更是一個質的飛躍。過去,僅僅作為談判場所的關貿總協定,如今被一個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在統一的規則執行上具有法律職能的組織所替代,世界貿易從此進入了一個製度化時代,並且由此確定了一個更加自由化的目標。正如國際貿易關係曾是國際經濟關係的最初形式一樣,貿易自由化已明顯成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先導。各國間的關稅壁壘大大削弱,商品跨國流通的障礙大大減小,商品以及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GATT烏拉圭回合的談判以及一些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使得世界貿易與產出同步增長。通過烏拉圭回合的談判,歐共體的進口加工品平均關稅從5.7%降到3.6%,美國的進口加工品平均關稅從4.6%降到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增長的良好表現是與世界貿易組織這個重大創新分不開的。

我已經談到,當前的國際金融體係是不健全的,設計一個更完善的國際金融體係是世界各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後的一個共同責任和挑戰。一句話,還是要經濟製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