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中國會不會推行股指期貨?(1 / 3)

不管投資者的目的是長期收益還是短線投機,其關心的共同焦點都是股價走勢。由於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非常廣泛,往往使股價走勢難以預測和把握。根據現代證券組合理論,股市投資者通過恰當的投資組合,可以較好地規避非係統性風險,但卻無法有效地規避或減少各種係統性風險。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係統性風險,人們從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中得到啟發,設計了股票價格指數期貨。

最近,不斷有人建議在中國也引入股票指數期貨,認為這是減少股市風險、避免股市大起大落的一個好辦法。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推出股指期貨雖然會使市場更加“活躍”一些,但投機氣氛也會更濃厚一些,弄得不好反而會給市場造成新的動蕩。那麼,股指期貨到底要不要推行、會不會推行呢?如果你愛他,把他送到股市,因為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股市,因為那裏是地獄。——越是有經驗的股民,越是對這句調侃深有體會。說股市是天堂,是因為那裏遍布著賺錢的機會;

說股市是地獄,是因為那裏充滿了巨大的風險。

無論是親身涉足過股市的還是聽說過一點股市的,無一不知道股市風雲詭譎、變幻莫測,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地方。購買股票既是一種具有高收益率的投資方式,又是一種複雜而又充滿風險的金融活動。它既可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收益,也可能使投資者遭受各種損失甚至要承擔傾家蕩產的危險。因此,許多人雖然期望通過股市投資獲取收益,但又害怕股市的風險。這無疑是影響投資者入市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股市投資的風險,主要在於股票價格的變動。很簡單,如果買入股票後,價格下跌,投資者自然就要承擔股票價格下跌的損失。因此,不管投資者的目的是長期收益還是短線投機,其關心的共同焦點都是股價走勢。因為這是股市投資風險的焦點。

在股票交易中,股票價格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總是處於不斷變動狀態,往往使股價走勢難以預測和把握。這種價格變動的風險表現在兩方麵:一是某一種股票的價格風險;二是整個股票市場的風險。那麼這些風險能不能避免呢?長期的實踐與大量的事實證明,前者的風險,可以采取購買多種不同的股票組合來解決;而後者的風險,因為屬於一種係統性風險,無論你個人通過怎樣恰當的投資組合,也難以有效地規避或防範。

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係統性風險,人們從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中得到啟發,設計了股票價格指數期貨這種金融衍生產品。我們知道,股票價格指數是衡量整個股票總體價格水平的尺度,一般而言,股票價格指數上升,大多數股價都在上揚;股票價格指數回落,大多數股價則在下跌,二者走向一致。由於股票指數基本上能代表整個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趨勢和幅度,美國的一些期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開始嚐試將股票指數改造成一種可交易的期貨合約,並利用它對所有股票進行套期保值,規避係統風險。1982年2月24日,美國堪薩斯市期貨交易所首次推出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很快便得到投資者的認同,一時間傳遍世界,交易規模迅速擴大,交易市場和交易品種也不斷湧現,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大金融期貨市場上交易最活躍的期貨品種之一。

中國股市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上千家上市公司、近3萬億市值、4500多萬投資者的新興市場。但由於中國股市長期處於一種試點與試驗的性質,因而至今還存在著許多不規範的現象,包括具有70%非流通股的特殊股權結構、個人投資者占90%左右的投資者布局等,因而股市的波動更加頻繁,風險性也更加明顯。據統計資料顯示,199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綜合指數在中位點上下波動的幅度為57%,深圳為31%;1993年分別為33%和28%;1994年則又上升至52%和40%;1995年,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價格振蕩幅度也隨之縮小,但上海、深圳兩交易所的股價指數在中位點的上下波動幅度仍達26%和12%,遠遠高於發達國家的股市波幅。

有鑒於此,許多人建議在中國也引入股票指數期貨,認為這是減少股市風險、避免股市大起大落的一個好辦法。但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甚至持反對意見,認為股指期貨雖然是為避免市場風險設計的,但由於其本身能極大地刺激投機者投機行為的特殊性,弄得不好反而會給市場造成新的動蕩與更大的風險。具有233年曆史的世界第六大銀行——英國巴林銀行就是因為一個小職員裏森狂炒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交易而導致破產倒閉的。

讚成者振振有詞,反對者言之鑿鑿。那麼,這個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還相當陌生但又不能不了解的股指期貨要不要推行、會不會推行呢?

一、股指期貨能不能規避投資風險?

股指期貨是什麼東西?

股票指數期貨雖然目前在中國鬧得沸沸揚揚,但大多數投資者對其卻不甚了解——股票指數期貨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股票指數期貨是金融衍生投資工具的一種,它是以股價指數為“商品”的期貨,是買賣雙方根據事先約定,同意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易的一種標準化協議。換句話說,就是以股票價格指數為買賣對象的期貨,其價格高低以股指的變化為基礎,到期以現金進行結算,若股市指數高於期貨價格,則賣者向買者支付現金差額,使買者由此實現了低價買進的願望;反之,若期貨價格高於股市指數,則買者支付現金差額給賣者,賣者即達到高價賣出的目的。由此看來,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就是利用股票價格平均數的變動情況來避免股票價格變動的風險,以獲取利益收入的一種期貨交易。

涉足過股市的人都知道,所謂股票投資風險,實際上就是投資者達不到預期收益或遭受各種損失的危險性。例如,股票投資的預期報酬為20%,但實際隻達到10%,那麼,這兩者的差額10%就是股票投資中的收入風險;如果投資者一年前以每股25元買進某公司股票1000股,共耗資25000元,一年後該股票價格下跌為每股20元,這時賣出隻能收回20000元,虧損5000元,這就是買賣股票中本金受損失的風險。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層分析股票投資風險的內涵,可以進一步從兩個方麵理解:一是從投資的動機上來講,投資者投入一筆資金,預期能確定得到若幹收益;二是從時間上來看,投入本金是在當前,在數額上是確定的,取得收益是在將來,相隔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變動性很大,而促成變動的因素又很多,各種因素都可能使本金損失,預期收入減少,或者它們的數額無法預先確定。而且時間越長,其不確定性就越大。因此,對股票投資風險的內涵,準確的表述是:由於對來年的不確定性而產生投入本金和預期收入損失或減少的可能性。

如何避免股票投資風險,是困擾廣大投資者的一大難題。在此之前,傳統證券市場使用的風險管理手段往往是間接的。其中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方式就是投資基金的證券投資組合,在具體操作中通過各種模型計算投資比例係數以使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但是投資組合本身隻能有效降低非係統風險,對於係統風險卻無能為力。於是作為新興管理風險的手段,股票指數期貨就應運而生。據研究,股票指數期貨從兩個方麵改變了股票投資的基本模式。一方麵,投資者擁有了直接的風險管理手段,通過指數期貨可以把投資組合風險控製在浮動範圍內。隻要他們的投資組合合理,股票漲幅超過大盤,就可以獲取一定的利潤。另一方麵,指數期貨保證了投資者可以把握入市時機,以準確實施其投資策略。以基金為例,當市場出現短暫不景氣時,基金可以借助指數期貨,把握離場時機,而不必放棄準備長期投資的股票。同樣,當市場出現新的投資方向時,基金既可以把握時機,又可以從容選擇個別股票。正因為股票指數期貨在主動管理風險策略方麵所發揮的作用日益被市場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來許多國家的證券交易所紛紛推出了這一交易品種,供投資者選擇。

對於投資者來說,股票指數期貨的基本功能就是套期保值,降低投資股票的風險。這種功能又叫對衝作用,原為賭博中為減少損失而兩麵下注的手法,即同時買大及買小,在股指期貨交易中則使既買現貨股票又賣期指的人士能夠在股市下跌時保持一定的利潤。而這種指數期貨交易產生的淵源,則在於股票市場經常發生劇烈波動,通過股票的價格指數期貨交易,投資者在股市的劇烈波動中便可減少或者避免損失。比如,某投資者想買進股票,但又擔心買進後股票價格下跌造成損失,於是在買進股票的同時賣出股指期貨,以將股票投資的風險控製在一定範圍內。由於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動隻是代表價格總水平的變動,並不是說每一種股票的價格都變動,因此,在指數期貨交易中,買進和賣出的都是股票期貨合同。在這種合同訂立以後,要在規定期限內的某一天履行交易雙方約定的事項,雙方隻就買賣之間的差額進行交割。股票指數期貨的價格是由點表示的,價格的升降以“點”數計算,“點”代表著一定數量的標準金額。例如,某投資者在紐約買入一張為期3個月的指數期貨合約,當時期貨市場內的作價為3000點(指數以點為單位,假定每點為10美元),當合約期滿時,股市的收市指數為3050點,那麼,該客戶購入這一期貨指數合約可獲益(3050-3000)×10=500美元(含傭金)。而指數合約的沽出者則虧損500美元(未計算傭金)。合約期滿,雙方隻進行現金交收,不存在證券的實物交割。由此可見,股價指數交易與單純的股票交易不同,前者是價格風險的轉嫁,隻是買賣未來某個日子的收市指數,合約到期後以現金進行交割;後者是股票資產的轉讓,涉及所有權的易手。

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有不同的方法可供選擇:如同一性質股票的套期保值,多種股票的套期保值,多頭套期保值,空頭套期保值等交易形式。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時,具體選擇哪一種,這就要根據當時市場行情的走勢以及對未來股票價格變動的判斷來決策。

股指期貨有什麼作用?

要知道股票指數期貨的作用,先要了解股票指數期貨的特點。

股票指數期貨既是期貨的一種,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同時,它又與股市有關。因此,股票指數期貨是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共同產物,既有期貨的特色,又與股市密切相關。據對國外已推行股票指數期貨的證券市場進行研究,股票指數期貨除了具有金融期貨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的對象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也不是具體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種股票平均價格變動水平的無形的指數,也就是說,股票指數期貨的標的物不是股票,隻是經過統計處理的股票價格指數。

2.股票指數期貨交割采用現金,而不用股票。從理論上說,股票指數期貨的基礎是該指數代表的一個股票投資組合,而買賣股票指數期貨就是買賣這個投資組合的市場價值。但是,股票指數期貨交易並不是以股票進行交割,這與傳統的期貨合約不同,以往的期貨合約到期必須以該指定規格的物品完成交割手續。由於股票指數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它沒有具體的實物形式,買賣雙方在設定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時,實際上隻是把股票指數按點換算成貨幣形式,也就是說,股票指數期貨交割是采取現金的方式進行的,這是股票指數期貨與其他形式期貨的根本區別。

3.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貨合約的價格是以合約自身價值為基礎形成的,而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是以股指點數乘以人為規定的每點價格形成的。該固定價格的大小,一般由期貨交易所規定。例如,美國的價值線綜合指數、S&P500指數及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每張合約的價值均為該指數乘以500美元。如果S&P500的期貨價格是4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美元價值就是:400×$500=$200000。如果投資者在400買入S&P500的期貨合約並在420賣出,實現的收益是20×$500=$10000。相反,如果在350賣出期貨合約,投資者會遭受損失50×$500=$25000。

知道了股票指數期貨的特點,我們就很容易理解股票指數期貨所具有的作用了:

1.規避係統風險。係統風險是造成整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它主要是由宏觀經濟因素如利率、通貨膨脹以及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所致,是整個市場上絕大多數股票價格的同一方向變化,影響大、涉及麵廣。據國外對股市的分析,50%的股票風險可能是係統風險。股票指數代表若幹種股票價格的平均數,而不是代表某一種股票的價格,當行市看漲時就買進股票指數期貨,反之就售出,將有效降低股票市場總體價格波動風險。

2.活躍股票市場。股票指數期貨的交易對象不是具體的某隻股票,沒有實際的股票交易,隻是股價指數期貨合約,相應地進行差額結算、現金交割,是一種間接買賣股票的經濟活動,在運作中實行保證金製度。與具體股票的買賣相比,股票指數期貨投資成本要小得多,同時,股票指數期貨將期貨市場的做空機製引入了股票市場,增加了更多的獲利機會,從而可以提高股票投資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股市。

3.分散投資風險。股票指數本身就是不同股票的共同組合,符合投資分散化的基本原理,相對於具體的股票買賣,明顯降低了投資風險,投資者不必直接從事大量的股票買賣就可實現高度分散化投資。

4.可進行套期保值。投資者可在進行股票投資的同時,適時地充當股票指數期貨的賣方,這樣,股市下行導致股票價格降低的同時,也加大了所持指數期貨價格與股指市值之間的差額,從而使股票投資上的損失在期貨買賣中得以補償。

5.不持有股票即可把握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一般來說,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時遇到的一個最大難題是,明知整個股市的走勢,但無法正確把握購買哪一隻股票為好。這是因為雖然整個市場走向是可以預測的,但個別股票的無規則風險卻不易掌握,從而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無規則的風險和損失。股票指數期貨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投資者參與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可以省去挑選股票的麻煩而獲取利潤。相對於現貨市場來說,做空頭時,無須借股票進行交割,也不限於股市上漲時才能進行投資,因此,股票指數期貨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但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由於股票指數期貨的投資對象是一種無形的指數,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投機性,同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也不能像股票那樣長期持有,投資者更無法因此而獲得股息和紅利。作為金融期貨的重要組成部分,股票指數期貨所具有的規避市場風險的功能的正常發揮需要具有一定的前提,即交易中套期保值的股票投資者和投機套利的投機商兩者的力量對比經常處於一種相對均衡狀態,這樣,由於投機者的適度投機,股票投資者得以轉嫁投資風險,而由於存在套期保值的投資者所提供的價差機會,投機者在承擔高風險的同時,也可獲得高收益。但是,一旦上述均衡狀態遭到破壞,投機多於投資,期貨交易對現貨市場未來的預期將對現貨市場產生“倒擠”壓力,就會影響期貨市場規避風險功能的正常發揮,嚴重的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因此,股票指數期貨既是一種能規避投資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能製造市場風險的金融投機工具,具有特別明顯的兩麵性。為了控製股票指數期貨所具有的這種投機性,使其所具備的活躍市場、規避投資風險的功能得到充分體現,就必須擁有嚴謹完善的交易製度、適當的保證金比例、完善的市場監督管理體製,同時提高整個市場運行機製的效率、完善市場調控手段、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投機者加以“製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