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經濟發展觀是再生發展觀。生產力的本質是再生而非配置。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說明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也是經濟增長方式由虛擬經濟回歸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回歸再生經濟的標誌。金融危機說明:虛擬經濟很容易演變為泡沫經濟,但泡沫經濟並不僅僅由虛擬經濟造成,實體經濟也有泡沫經濟;實體經濟的泡沫經濟,也並非僅僅表現在房地產泡沫、通貨膨脹、價格虛高上麵。各地各級政府為了GDP數字增長,花樣翻新、巧立名目大搞配置經濟、口袋經濟,造成GDP數字增長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根本脫節,是實體泡沫經濟的重要原因。所以,把泡沫經濟僅僅理解成虛擬經濟過度增長,把泡沫經濟形成的原因僅僅歸結為金融投機或者投機,是片麵的。這種理解不但不能從源頭上擠掉泡沫,而且由於轉移目標,在擠掉不重要的表麵的泡沫的同時,助長深層次的、更大的泡沫。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再生經濟,是實體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隻有建立在再生經濟而非配置經濟的基礎上,虛擬經濟才不會演變為泡沫經濟。分不清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配置經濟與再生經濟的GDP增長觀必須讓位於以再生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再生發展觀。應該通過金融危機的偶然性,看出再生發展觀的必然性。
對稱經濟發展觀是全球發展觀。知識經濟帶來的全球經濟重新洗牌,通過全球金融體製的重新洗牌來實現;全球金融體製的重新洗牌,是全球經濟重新洗牌的標誌,是全球經濟重新洗牌的核心,也是全球經濟重新洗牌的主要途徑。美元為主導的世界金融體製崩潰、世界多元化經濟體係形成,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邏輯前提;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現實展開。應該通過金融危機的偶然性,看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必然性。
對稱經濟發展觀是立體發展觀。金融危機中各國政府救市買單,是經濟行為由民間上升到政府的標誌,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多元化之間的不對稱迫使政府成為經濟主體的標誌,是美元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經濟體係必須被打破、經濟全球化與多元化要求世界經濟體係立體化的標誌,也是世界貨幣呼之欲出的標誌。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催化世界貨幣的現實基礎。經濟全球化所要求的世界經濟體係一體化,必須通過世界貨幣來凝結。必須以世界貨幣為核心,重建世界金融體製;以重建世界金融體製為核心,各國政府和世界經濟組織為主導,建立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體係。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立體化的曆史前提;世界經濟立體化,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現實保證。應該通過金融危機的偶然性,看出全球經濟立體化的必然性。
對稱經濟發展觀是全息發展觀。金融危機的全球輻射性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說明: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隻有放在世界經濟的大背景下,才有可能得到準確定位、合理解釋與科學重建。中國經濟解釋與重建,是微觀的世界經濟解釋與重建;世界經濟解釋與重建,是宏觀的中國經濟解釋與重建。中國經濟解釋與重建是世界經濟解釋與重建的“全息元”;中國經濟解釋與重建中所滲透的基本原理,可以整體移植到世界經濟的解釋與重建中,成為世界經濟解釋與重建的一般原理。
對稱經濟發展觀是轉型發展觀。全球性金融危機說明,在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把社會係統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落實到實處,在宏觀上靠的就是轉型;不但傳統社會主義國家要轉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要轉型。轉型並非單向、直線的,而是傳統社會主義與發達資本主義的雙向互補融合。融合是空間時間層次的融合。空間:通過中國來展現世界。時間:通過現在來展現未來。層次:通過特殊來展現一般。中國經濟就是通過空間時間層次的轉型與融合實現建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