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後記:從金融危機看對稱經濟(2)(2 / 3)

對稱經濟發展觀是改革發展觀。把社會係統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落實到實處,在微觀上靠的就是改革。一切社會矛盾都是不對稱惹得禍。金融危機及中國的經濟現狀說明,完善的市場體製沒有宏觀調控不行,宏觀調控沒有廉潔高效的政府不行,廉潔高效的政府沒有民主與法製不行,民主與法製沒有政治體製改革不行。無論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市場經濟的結構還是改革本身的邏輯,政治體製改革——深層次的政治體製改革都應該迫切擺上議事日程,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不對稱造成的後果:官商勾結、腐敗橫行;貧富與人格兩極分化,出現大量的弱勢群體;裁判員也是運動員。“運動員”當“裁判員”造成監督者和被監督者的不對稱。監督者和被監督者從不對稱到對稱無限推移的結果,隻能是政治體製改革。經濟發展和政治製度是對稱的發展過程,經濟發展和政治製度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由於腐敗與分配不公,敗壞了社會風氣,挫傷了人的積極性,降低了人的素質,損害了人的全麵發展;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的不對稱滋生出GDP增長同人的發展不對稱、客體與主體的不對稱,將造成社會不安定,從而不能實現對稱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必須深化改革,把社會係統從不對稱到對稱的轉化落實到實處。應該通過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看出對稱發展、對稱經濟發展觀的必然性。

微觀的改革開放是宏觀轉型的基礎,宏觀的轉型是微觀的改革開放的主導。通過改革開放實現轉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充分自由的市場經濟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是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

完全自由:無政府主義,隻要效率不要公平,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充分自由:以平等為核心、平等製約下的自由。完全競爭:弱肉強食、不擇手段、不按遊戲規則出牌。充分競爭:法律、誠信製約下的競爭。

不完善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完全自由、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完善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自由、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

平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也是充分自由、充分競爭的核心。平等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以平等為核心、效率與公平相一致是完善的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

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不是向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過渡,而是向完善的市場經濟過渡。此次源於西方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及西方國家采取的應急措施說明:資本主義與傳統計劃經濟社會主義二者都在向完善的市場經濟過渡,但傳統社會主義向完善的市場經濟過渡有先天的優勢:充分的而不是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而不是完全的競爭需要強有力政府的強力建構、控製與推行。

對稱發展→再生發展→全球發展→立體發展→全息發展→轉型發展→改革發展,是五度空間方法在經濟領域的運用。透過偶然看必然,通過特殊看一般,從全球性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經濟是多層次本質與多層次現象相統一的係統。空間上並列的不同市場經濟模式,體現了市場經濟時間發展的不同階段。社會經濟係統的五度空間特征,決定了隻有運用五度空間方法的經濟學才能與之對稱。而靠線性思維方式造構起來的所謂經濟學體係,必然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方唱罷我登場”。對稱經濟學就是要用曆時性的方法、層次性的方法即五度空間方法化解同時性的矛盾,整合同時存在的不同經濟學流派,實現相容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