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雲霞仙境桂峰村(1 / 1)

“閩中明珠”尤溪縣東北部,距離福銀高速公路互通口僅12千米處的洋中鎮桂峰村被譽為“遺落在山中的明珠”“山中理窟”“雲霞仙境”,於2007年6月獲得“中國曆史文化名村”的稱號。走進桂峰村,隻見青山環抱,綠水長流,雞犬相聞,炊煙升騰,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是怡然自得,仿佛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南宋後期,小朝廷偏安一隅,金兵南侵,為避戰亂北宋名臣莆田人蔡襄九世孫蔡長於淳佑七年(1247年)帶著族人遷居至桂峰村。蔡氏子孫在此開墾農田、畜養家禽、建造房舍,逐漸安居樂業了下來。不久之後,新修好的尤溪往省城福州的官道正好從桂峰村經過,桂峰村成為重要的人員和物資集散地,借此迅速繁榮了起來,甚至有“小福州”之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桂峰村人始終沒有忘記“讀書入仕”的夢想。所以幾百年來,桂峰村人一直以耕讀傳家,崇文重學,文風濃厚,科舉捷報頻傳。既儒又商又官的文化品位,使得桂峰蔡氏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名門望族。

迄今已有760餘年的桂峰村跟絕大多數曆史文化名村一樣,都是風景秀美的自然景觀和燦爛輝煌的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桂峰村依山勢建造在三麵山坡上,山環水抱,實乃不得多得的人間福地。據典籍記載,桂峰八景就是桂峰村秀麗風景的典型代表,其中村中央那滿是詩情畫意的“印橋皓月”便是八景之首。印橋,即“石印橋”,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橋頭植有金桂和紫荊,樹下有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方形石凳,分別象征日、月、書、印,寓意此處美景與日月同輝,人生理想源於知識。中秋之夜,於橋頭樹下獨坐,隻見得月華如洗,隻聽得流水潺潺,隻聞得丹桂飄香,誠如身在畫中,飄飄欲仙。清乾隆年間文華殿大學士蔡新就曾作詩《八景總詠》讚道:“……丹桂當秋拂袖香,環橋月色光如許。予遊斯地能深憶,八景天然亙萬古。”

桂峰村得山水之靈氣,自古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村中隨處可見“兄弟舉人”、“父子舉人”、“進士”、“國之屏翰”、“文魁”、“兄妹碩士”等匾額。據當地蔡氏族譜記載,明清兩代小小的桂峰村共中進士3名,舉人12名,秀才412名。新中國成立以來,桂峰村更是出了不少大學生、碩士、博士、教授、工程師。

桂峰村現存39幢古建築以及古街、古巷是桂峰村人文價值的精華。莊嚴肅穆的蔡氏祖廟、地標式建築蔡氏宗祠、精美珍貴的石獅厝、規模宏大壯觀的樓坪廳大厝、書香傳世的後門山大厝、集木刻藝術精華的後門田大厝、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資壽寺等等,無一不令參觀考察者歎為觀止。這些都是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濃縮,桂峰村古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在我省乃至全國都是較為罕見的。

桂峰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過,村中主要的經營場所,如酒肆、茶樓、客棧、商店等都分布在小溪兩側。沿著小溪兩旁的石徑走來,滿眼盡是古色古香的雕梁畫棟,盡是熱鬧喧囂的繁華景象,就像從曆史中走來,更像往曆史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