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一
對於心的境界,我所能夠給出的最高讚語就是:豐富的單純。這大致上屬於一種極其健康生長的情況:一方麵,始終保持兒童般的天性,所以單純;另一方麵,天性中蘊涵的各種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所以豐富。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征,其核心始終是單純的,卻又能夠包容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與此相反的境界是貧乏的複雜。這是那些平庸的心靈,它們被各種人際關係和利害計算占據著,所以複雜,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內涵,所以又是一種貧乏的複雜。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也許還有貧乏的單純,不過,一種單純倘若沒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寧可說它是簡單而不是單純。有沒有豐富的複雜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顆魔鬼的心吧。
二
人性的單純來自自然。有兩種人性的單純,分別與兩種自然相對應。第一種是原始的單純,與原始的物質性的自然相對應。兒童的生命剛從原始的自然中分離出來,未開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原始的單純。第二種是超越的單純,與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對應。一切精神上的偉人,包括偉大的聖徒、哲人、詩人,皆通過信仰、沉思或體驗而與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種溝通,他們的人性都具有這種超越自然的單純。
在兩種自然之間,在人性的兩種單純之間,隔著社會和社會關係。社會的作用一方麵使人脫離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麵又會組織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數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單純之後,卻不能獲得超越的單純。
社會是一個人性複雜化的領域。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而生活。但是,也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而放棄自己的心靈生活。對於那些精神本能強烈的人來說,節製社會交往和簡化社會關係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超越社會的壁障而走向偉大的精神目標。
心靈悟語
單純,在現代,這個詞似乎越來越蛻變成一個貶義詞了。單純,意味著幼稚,意味著不諳世事,意味著頭腦簡單。如今的社會大染缸裏,人人都染上了不同的色彩,而純白似乎成為越來越難以接受的異類。然而,周國平說,單純是心的最高境界,是極其巨大的人性潛能,尤其是“超越的單純”。它不是“原始的單純”,“原始的單純”是一種因無知而產生的單純,而一旦告別無知,也就遠離了“原始的單純”。而“超越的單純”是看透世事、看破紅塵後的“豐富的單純”,它不僅不無知,反而海納百川,是超越世事紅塵,跳出五行之外的睿智的精神世界。心靈的單純就如七色光彙聚,形成的卻是最幹淨的純白一般,這樣的單純才是最豐富的單純,是最偉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