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觀照心靈(1 / 1)

田國燕

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大家都浮躁地活著,忙著各種自以為重要的事,忙到忘掉忙的目的。說世界浮躁的人自己也在浮躁著,說自己浮躁的人好像也不打算改變浮躁,因為讓浮躁存在的理由遍地都是,而寧靜和平和找不到滋生的土壤。

重要的事,需要全力以赴的事的確很多,它們擁擠著,把可憐的心靈擠到角落裏,冰凍著,麻木著,漸漸失掉生氣。如果你想和這樣忙碌的人談心靈的需要,他不是看你閑極無聊,就是當你神經錯亂。

好在世界永遠多姿多彩,知道觀照自己心靈的人還是有的。有一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問他什麼時候最快樂,他說:“一個人,什麼都不想的時候。”我馬上理解了他的這種愉快,那是他觀照自己心靈的快感。可惜他說這樣的時候很少,因為需要一種從裏到外的真正的寧靜。

能夠享受這樣的快樂,隻是因為他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的心靈在一起。而多少人在日複一日的機械的忙碌中,在大大小小的應酬中,在杯盤交錯、酒酣耳熱中,完全忽略心靈的需要。他們的生活很熱鬧,他們的錢越掙越多,他們的事業也夠得上日益輝煌,但是,他們的心靈越來越粗糙,粗糙到失去感受美好和快樂的能力,甚至不再會被任何東西所感動。他們的心靈失去滋潤,感官也隨之退化,麻木成為他們工作之外的生存狀態。

人類給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原本是要給自己幸福和快樂,而結果是被這個創造的世界所挾持,以至忘掉人生本來的目的,這是人類的悲哀。但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顆來自自然的心總有逃離世界、回歸本真的欲望,這不是精神的脆弱,也不是無聊的追求,而是人在本質上的真正需要。所以,給一點時間觀照自己的心靈,是我們對自己的慈悲。

觀照心靈是還心靈一個自然的寧靜。對心靈來說,這是一種真正自由飛翔的境界。可以閉上眼,什麼都不想,也可以睜大眼睛,讓思緒隨便停留在一個不著邊際的地方。思想與否,都在現實之外,是摒除了一切繁雜,讓心靈騰空。你除了麵對自己的心靈之外,再無其他。在這種真正的入靜中,你會體會到超凡脫俗的快感,完全徹底的放鬆,你是自己的主人,你真正為自己而生活。

觀照心靈,也是和心靈對話。在無人的寧靜裏,問問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喜歡什麼,它想躲避什麼,它還能被什麼所激動,它對什麼已經麻木。它回答你的也許完全不同於你在人群中工作的想法,那也許正是你的人生需要修正之處。發現自己心靈一點一滴的渴望,然後滿足它,就是在給自己灌注生命的活力,激發感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而一顆鮮活跳動的心,一個純然覺知的意識狀態更容易開啟智慧的大腦。從這個意義上說,觀照自己的心靈,也是觀照自己的人生,觀照自己的事業。做這樣一個關注自己心靈的工作,並不需要多少時間,但它需要一種心態,一種和浮躁相反的寧靜心態。完全戒除浮躁是不現實的,但時不時從浮躁裏沉下去,歸於片刻的真正的寧靜,還是可以做到的。

人真正屬於自己的,其實隻有自己的心靈,我們不觀照它,還會有誰來觀照呢?對自己的心靈慈悲一點吧!

請問,你在為誰而活?

心靈悟語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道風景。在人生長長的畫軸上,你盡可以閉上眼,靜靜地體會心靈深處的春之聲、夏之語、秋之韻、冬之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道執著的風景。閑看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是一道閑逸的風景。快樂、煩惱、憂鬱、矛盾、平靜、浮躁,每一種思緒,都可能影響你的內心,形成心靈深處的季節更替。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變遷,生活的際遇,每個人心靈深處的世界也在不斷改變,或而春光明媚、風和日麗,或而寒風凜冽、遍布陰霾。現實的悲哀是很多人活得太匆忙,來不及回歸,不願意去審視自己的心靈,使得心靈的田野雜草叢生。所以,隻有定期觀照心靈,審視心靈深處的風景,傾聽心靈深處的聲音,你才可以超越肉體,去與偉大的靈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