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幸達欽
人生的藝術,隻在於進退適時,取舍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麵,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麵,又注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雙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啟發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醫院,得去對麵病區接受幾項輔助檢查,於是我坐輪椅穿過院落。一出病房,迎麵的陽光震撼了我的全身心,我所有的感受隻有太陽的光輝!多麼美好的陽光啊——那樣溫煦,那樣明亮,那樣輝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還有人欣然沉醉於這金光燦爛之中,沒有,人人都來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時也是如此,總是沉湎於日常事務之中,而對大自然出現的勝景則全然無動於衷。
這一經曆所導致的頓悟,其實與這經曆本身一樣,是極普通的:生活的饋贈是珍貴的,隻是我們對此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諦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誡我們不要隻是忙忙碌碌,以致錯失生活的可歎可敬之處。虔誠地等待每一個黎明吧!擁抱每一個小時,抓住寶貴的每一分鍾!
執著地對待生活,緊緊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過死,鬆不開手。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麵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怎樣鬆開手。
這種教誨確實不易領受的。尤其當我們正年輕的時候,滿以為這個世界將會聽從我們的使喚,滿以為我們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業都一定會成功。而生活的現實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們的麵前,於是這第一條真理,雖是緩慢的卻又是確鑿無疑地顯現出來。
我們在經受“失去”中逐漸成長,經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隻是在失去娘胎的保護後才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獨立的生活;而後又要進入一係列的學校學習,離開父母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家庭;結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又隻能看著他們遠走高飛;我們還要麵臨雙親的謝世和配偶的亡故;麵對自己精力的逐漸衰退;最後我們必須麵對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們過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夢都將化為烏有!
但是,我們為何要屈服於生活的這種自相矛盾的要求呢?明明知道不能將美永葆持久,可我們為何還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們知道自己所愛的人早已不可企及,為何還要使自己的內心充滿愛戀?要解開這個悖論,必須尋求一種更為寬廣的視野,透過通往永恒的窗口來審度我們的一生。一旦如此,我們即可醒悟:盡管生命有限,而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為”卻為人織就了永恒的圖景。我們建造的東西將會留存久遠,我們自身也將通過他們得以久遠的生存。我們所造就的美,並不會隨我們的湮沒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則將與時俱在,永存而不朽。這就是創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諦。
人生悟語
人生,是人人都想弄明白卻人人都弄不明白,也無法給它下準確定義的一個詞。既然如此,與其霧裏看花,迷迷蒙蒙,不如就其一點,深入進去,擴展開去,以小見大,也能以此作為坐標,豐富我們的思想,不斷地充實自我人生的內蘊。盡管我們生命有限,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而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為”卻為人織就了永恒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