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間便過了一月。
劉濤如今也已在軍營裏待了一個月,軍營裏的五千士兵也從當初民夫緩緩地有了一些士兵的氣勢,這些都是有勞於黃忠刻苦的訓練,當然,劉濤作為一個現代了也是從中提出了不少的建議,比如,這些士兵上午便是跟隨著劉濤跑步和練一些俯臥撐之類的,而下午則是由黃忠帶領去練一些長槍和弓箭。
五千士兵大概也已分出了各個種類,比如有三千是步兵,專門是訓練長槍的,另外一千五則是從中挑了一些臂力強和視力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則組成了弓箭營,專門天天射箭。令五百人則是劉濤專門帶領的,這些人,無一另外是劉濤從五千人當中挑的,要的就是他們腳力要好,而劉濤從自己和別的世家東拚西湊的一些馬匹,組成了南陽第一支騎兵。
太守府;
清晨,劉濤與劉成兩人都在吃著朝食,幾乎都是狼吞虎咽般的吃著,隻想著盡快填飽肚子出門。曹夫人在一邊看著也隻能是苦笑不已。
待得用餐完畢,劉成便急匆匆地坐上轎子往太守府而去,自從當了太守之後,為了顯示自己的清官本色,就遵從了劉濤的建議,開倉放糧,讓一些在南陽吃不飽飯的人都能夠一日有兩餐而食,這一舉動無疑是一個炸彈,於是乎,就幾天的功夫,一些流浪漢和一些周邊的縣裏的流民聞風趕來,就一下聚集了幾萬人,若不是當時有士兵加以管製恐怕他們早已衝進太守府了。
劉濤當時也未曾想到能造成如此情況,為了他們不一直賴著太守府裏的錢糧,就和劉成一商量,采用了一個辦法,讓他們自行開荒種糧,並為他們提供一些農具和耕牛,讓他們自養自足。
所以這些日子這個大工程讓劉成父子忙的是不可開交。劉成隻是安排一下,而劉濤呢?則是帶領著士兵幫這些流民開荒,身為現代人的劉濤自然是知道當官的要做什麼事,那便是要做到帶頭作用,君不見現代社會不論什麼官,省長,市長亦或者是縣長都會下鄉做做表麵工作,當然現代人看到已然是無動於衷,不過如今劉濤可是在漢朝,自然是感動了不少人,劉濤帶領著士兵幫流民們禁做一些苦的累的活,待得用餐之時劉濤也是不顧其他人的勸阻,與一些士兵流民在一些田地裏用餐,而流民當初對這位太守府裏的公子起初還有些敬畏,可是後來相處之後才發現這位公子是平易敬人,在農田裏忙活的時候還不忘與一些流民說幾句笑話引得從人也是開懷大笑。
待得幾萬人努力,不到十天便開出近十萬畝地,之後便將這些地按人頭分給各位流民。待得劉濤將這些事情全部處理完了之後,劉濤原本以為自己終於能夠歇一會了,隻是想到在漢朝末年隻是天災實在是太多了,而對於田地來說幹旱和蝗災就是兩大終極殺手。想到此處,劉濤便又率領著各位給每家每戶都打一口深井,而這無疑又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不過劉濤考慮到此後所帶來的好處現在也隻能是辛苦一番了。
時光匆匆,一個月又是一眨眼間便已過去。
夜晚,庭院裏劉濤與典韋正在賞月飲酒,逍遙樂哉,劉濤望見頭頂上已經成了一個圓球般的月亮不禁呐呐自語到“快到八月十五了,隻可惜這裏不過中秋節。”
想起自己前世每逢中秋都是賞月吃餅,心中不免唏噓不已。望著身旁的一大漢已是自飲自醉也是忍不住捧腹大笑,劉濤這時對著典韋說道“君明,這些時日在濤的府上可住的習慣。”君明自是劉濤之後給典韋題得字。
剛剛還有些醉意朦朧的典韋一下便精神了,拱手對劉濤說道“公子府上,某自是習慣。”
劉濤聽完之後便點了點頭,接著有站起身說道“君明,你我也快些睡吧,明日還有些事情處理。”典韋應了一聲,之後隻能是念念不舍的將酒放下與劉濤一塊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