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德國老狼——德黑蘭謀殺三巨頭(6)(2 / 2)

倫敦方麵肯定發覺了事態的嚴重性,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它在荷蘭的處境有多麼糟糕。所有的電訊聯絡網和所有的諜報員全部落入德國人手中。他們隻是決定,再派一個取名為“高爾夫”的間諜小組到荷蘭,開辟一條從荷蘭經由比利時、法國到達西班牙和瑞士的信使路線,用這條路線組織逃跑。

“高爾夫”空降到荷蘭後,平安地度過了六個星期,確信荷蘭方麵一切正常,並向倫敦報告了這一切。緊接著,“高爾夫”小組按照倫敦的指示開始開辟通向法國巴黎的信使通道。而他們依靠幫助開辟這一通道的人“阿諾德”也是偽裝成法國難民的一名德國方麵的反間諜機構成員。在他的幫助下,“高爾夫”小組成功地將兩名潛伏在荷蘭的英國空軍軍官安全送回了倫敦。這樣,“高爾夫”小組的成功,使倫敦對自己在荷蘭情報網絡的安全可靠性的懷疑煙消雲散。

荷蘭的德國反間諜組織有意識地為“高爾夫”組織在荷蘭的行動提供了不少幫助。許多在荷蘭和比利時被擊落下來的飛機駕駛員經過德國方麵的“配合”最終安全回到倫敦。當然,德國人付出的這點代價比起他們的收獲是微不足道的。他們從倫敦方麵得到了有關在巴黎的三個英國特工組織的詳細情況。同時,還維持著倫敦方麵對自己的高度信賴。

在近兩年的時間裏,英國情報部門一直陷入德國反間諜機構為他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中。說來奇怪,在這兩年的時間裏,由德國人操作的RLS電台網絡與倫敦無數的電訊往來中,英國方麵居然未有一絲警覺,近兩百次的空投全部由德國人截獲,五十幾名諜報人員全部落網,倫敦方麵也一無所知。倫敦方麵一直陶醉在德國人為他們編造的所有發生在荷蘭的抵

抗活動的神話之中,並想入非非地盤算著如何利用他們那支並不存在的擁有1500人之眾的“影子部隊”與德國人開展武裝鬥爭。在德國與同盟國之間的那場史無前例的“秘密戰爭”中,“北極行動”是英國方麵輸得最慘的一盤棋。

“北極行動”的正式結束是在1944年4月1日。在這之前,被德國人關在集中營裏的50餘名英國諜報人員中的兩名在頭一年的8月裏越獄逃走。他們曆盡艱辛,終於返回英國。接下來的日子,倫敦方麵向荷蘭的RLS發來的電訊越來越沒有價值。德國人顯然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便決定中止對英國人這場長達兩年的愚弄。他們在1944年4月1日那天,通過他們掌握的RLS電訊網中的十條渠道發出了同一內容的電文,並就此宣告,“北極行動”勝利結束。

德國策劃的“北極行動”,使英國情報部門深陷圈套之中,不僅損失了大量物資,也使許多情報人員被捕。

在整個“北極行動”中,德國人共收到英國人的95次空投物資,計有1.3萬公斤炸藥、2000枚手雷、3000支步槍、5000支手槍、50萬發子彈、75部電台和足夠開一個小銀行的50萬荷蘭盾。空投到荷蘭的52名特工(含10名英國特工)中有47人被殺,整個荷蘭地下組織有1200人因此而喪生。英國間諜機關的馬虎和失誤讓自己的諜報人員和盟友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

戰後,據勞威爾斯的交待稱,倫敦曾指示他在發每一封電報時,每間隔16個字母就故意製造一個錯誤;如果沒有這種“身份核查”,那就表明他已經落入敵人手中。勞威爾斯也確實在不斷地發出自己已經被捕的暗號。但以工作效率高而聞名的英國情報部門卻對他的暗號熟視無睹,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另外,自道倫被捕後,他和以前入獄的特工通過各種手段向倫敦方麵發去了“所有特工都落入敵手”的情報,但倫敦方麵仍然堅信荷蘭特工人員平安無事,反而認為道倫的電報是德國人使用的反間計。英國人的這些舉動甚至令德國人都產生了懷疑,吉斯克斯在戰後回憶那段曆史時,堅信英國人是在施苦肉計,意圖蒙蔽德軍,掩護諾曼底登陸。

1945年10月底,荷蘭議會組成了以法官丹克博士為首的調查委員會,專門就荷蘭間諜人員白白犧牲一事進行調查。荷蘭政府要求英國相關負責人到荷蘭調查委員會聽證,但這個要求被英國拒絕。英國最後勉強同意了丹克前往英國調查,但當丹克要求調查相關檔案時,卻被告知所有文件在一場突發的大火中被燒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