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時50分,杜魯門總統從布萊爾大廈後門上車,準時出席了在阿林頓公墓舉行的迪爾元帥雕像的落成儀式。後來他對當歌唱家的女兒說:“作為總統,必須料到會發生這類事情。”從此以後,他的汽車總是在布萊爾大廈後門等他,然後繞道把他送到白宮的西南門。白宮西街的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合用的老樓之間那條街,從此永遠禁止行人和車輛通行,普通人也休想在布萊爾大廈前麵的人行道上閑逛。
事後,從托列索拉身上搜出的文件證明,他是波多黎各獨立黨特工。另一名特工科裏亞索經搶救活了下來,被判處死刑。後來,美國國務院為謀求與波多黎各改善關係,建議總統減輕了對他的刑罰。
古美加勒比諜戰
古巴“情報總局”對敵情報活動能力異常出色。美國中央情報局估計,其在古巴發展的特工人員,幾乎全部被“古巴情報總局”收買過去,成為雙重間諜。這些雙重間諜一方麵向美國傳遞假情報,一方麵卻把美國貨真價實的情報提供給古巴政府。而古巴間諜向美國軍事機構、學術團體、政治實體和政府部門的滲透能力卻驚人。僅2001年,美國中央情報局以及國防情報局的反間諜機構就先後逮捕21個間諜網的多名“古巴間諜”。其中最著名的是“沃斯普古巴間諜網”。這個間諜網的15名成員不僅成功打入在美的反古勢力內部,還準備滲入專門對付古巴的美軍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這些人把大量重要情報傳給古巴,為卡斯特羅抗衡美國出了大力。
古巴與美國的間諜情報戰由來已久,多年來沒有停止過,兩國特工一直進行著死去活來的較量。作為一個超級強國,美國在與這個加勒比海島國的間諜情報戰中卻屢遭敗績。
1961年4月16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親自招募並由所謂“愛好自由的流亡者”組成的“古巴旅”,經過戰前突擊訓練後,乘上五艘運兵船,由尼加拉瓜的卡貝薩斯港出發,於4月16日晚上7時45分到達古巴豬灣,拋錨停泊。
古巴特工的情報能力非常出色,美中情局在與他們的較量中,沒有表現出什麼優勢。
入侵者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覆滅的命運。由杜勒斯親自過問組建的“古巴旅”中已經打入古巴情報部門派遣的特工,早已將入侵計劃暴露出去。所以,中央情報局提供的情報說豬灣是空無一人的海岸,但當“古巴旅”抵達時,這裏卻是一片燈火,突然襲擊變成了自投落網,這便是失敗的首要原因。其次是中央情報局狂妄地認為能輕而易舉地消滅卡斯特羅的空軍力量,但由他們策劃的對古巴機場的襲擊,並沒有消滅古巴的空軍力量。最後一個原因是中央情報局命令“古巴旅”將頭十天的戰鬥補給全部裝在“奧·埃斯孔迪托”號運兵船裏,而這條運兵船後來很快便被掌握了這個秘密的古巴空軍所消滅。
1961年4月17日上午,卡斯特羅的軍隊進行了反擊。沒有被美軍空襲所摧毀的B—26轟炸機猛烈地轟炸了“古巴旅”,裝載彈藥、汽油和人員的“休斯敦”號首先被擊沉,隨後輪到“奧·埃斯孔迪托”號,它在一枚火箭的打擊下迅速解體。
整個入侵在72個小時之後便被徹底擊潰了。“古巴旅”這支叛亂部隊,葬送在美國的野心和霸權意識之中,美國政府也很尷尬。致使肯尼迪不得不公開宣布:“保證沒有一個美國人參加反對古巴的行動。”傻瓜都相信這種“保證”僅僅是一句謊言。
豬灣入侵的失敗,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失敗,倒不如說是情報上的失敗。公開武裝入侵的失敗,使美國大丟臉麵。於是,推翻卡斯特羅領導的政權,便由赤裸裸的武力征服變為公開的“秘密”顛覆,這成了中央情報局的長期目標。為達此目的,多年來美國情報部門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組織發動過一次又一次陰謀活動。但這些陰謀最終都失敗了。
美國東南角的邁阿密聚集著大批流亡美國的古巴人。因此成為中央情報局顛覆古巴的重要基地。那裏活動著十多個反卡斯特羅組織,成員達數萬人,較著名的團體有“突擊隊”、“A66”、“豬灣旅”和“兄弟救難會”。這些組織長年得到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保護和資助,是美國手中重要的反古工具,美國情報部門策劃的陰謀活動幾乎都是由他們發起實施的。
美國針對古巴的種種陰謀的失敗,主要歸功於古巴情報安全部門為正義而戰的堅強信念和行之有效的反擊措施。這些措施之一便是派特工臥底。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估計,在邁阿密的古巴人中,每3000人中至少有一名古巴政府派來的特工。過去幾年裏,這些臥底的古巴特工做出了驕人的成績,先後粉碎了流亡組織企圖炸毀哈瓦那發電廠和以郵包炸彈方式暗殺國家領導人等多起陰謀行動。
1996年古巴擊落“兄弟救難會”的兩架間諜飛機,也是“臥底”的古巴特工的功績之一。飛機被擊落的前一天,數年前叛逃美國並加入“兄弟救難會”的一名前古巴空軍機械師秘密返回古巴,並立即遭到“逮捕”。他向古巴情報安全部門講述邁阿密古巴流亡團體的基本情況後,著重揭露了美國情報機構針對古巴的如下活動:中央情報局通過“兄弟救難會”在旅美古巴難民中招募“線民”、利用飛機散發傳單、在飛機上安裝竊聽器廣泛搜集情報等。其實,此人是幾年前受古巴情報總局派遣,打入“兄弟救難會”的古巴特工,他此次回來的目的就是報告3架間諜飛機入侵飛行的確切時間。他的被抓不過是古巴人演的一場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