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未來智能戰爭(3)(1 / 3)

數字化裝備是初級階段的信息化裝備,是數字化部隊和數字化戰場的核心。數字化部隊是利用數字化裝備來協調作戰行動的部隊,其目的是利用數字化平台建立諸軍兵種聯合部隊,以隨時應付各種條件下的作戰。由於數字化聯網對諸軍兵種的聯指(聯合指揮部簡稱)、聯勤(聯合後勤保障簡稱)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在數字化部隊中能實時連續地協調大量戰術單位的行動,從而加大諸軍兵種協同的力度,使各軍兵種部隊的鬆散協同作戰變為數字壓縮和數字調製解調等信息處理技術,實現了作戰信息的獲取、傳遞使用一體化。各級指揮官利用數字化通信係統,隨時可了解戰場的真實情況,根據上級意圖指揮部隊行動,擺脫了指揮方麵的依賴性,使具體指揮權分散化,使指揮程序簡單化。數字化部隊的通信網絡,由於有上下左右“透明”地傳遞信息的能力,指揮官可根據對戰場情況的判斷,直接指揮下屬戰鬥單位。數字化電台通過單信道地麵與機械係統聯人諸軍兵種指揮控製通信網,指揮官能同時與下屬各部隊進行通信,對分散在各方向、各地域的作戰部隊進行橫向協調,因而可確保戰場信息快速傳遞。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對不斷變化的戰場的可視性,可使指揮官能通過數字化態勢估計係統、決策支持係統和任務規劃係統迅速生成作戰命令並下達到部隊,使戰場指揮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達到空前的水平。

部隊實現數字化後,可使複雜的作戰協同趨於簡單。這是因為:一是數字化通信網絡“聲像化”後,信息可實時傳遞,可使臨時協同易於組織,上級指揮官隻要發出指令,備作戰平台就會按上級意圖協同動作,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鬥力;二是由於作戰命令能直接顯示在各作戰單元的計算機終端顯示屏上,由於每個戰鬥人員都配有全球定位係統接收裝置,都知道自己在戰場上的準確位置,因而很容易采取協同動作,形成整體合力;三是數字化技術可對戰場情況進行計算模擬,通過再現戰場協同和火力誤傷等真實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從而使作戰協同更加準確。

數字化部隊由於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戰場情況,因而使繁重、複雜的作戰保障變得簡單、便捷。數字監視器可隨時報告作戰部隊的物資消耗情況,指揮官能以最快的速度向有關部門申請戰勤保障。戰勤部門可及時、準確地將所需物資送達指定地域或被保障的作戰單位。密切地協同作戰,使聯合戰役走向聯合戰鬥。

數字化戰場要求利用數字化裝備把戰場上的作戰、支援和保障單位聯成網絡,以信息控製的方式創造分布式協同作戰的作戰空間。換言之,就是將戰場造就成一個信息環境,利用網絡來操縱兵力兵器達成在時空上的協同。在這種協調作戰中由於信息的聯通可將兵力兵器分散配置,並可造成空間分散但控製集中、兵力分散但火力集中的有利態勢。這將有效克服機械化部隊因有缺陷,更新機械化部隊的線式作戰理論與作戰方式。

二、走進數字化部隊

1.數字化部隊的優勢

從美軍多次試驗演習和理論研究中發現,數字化部隊與機械化部隊相比有很多優點。

(1)作戰行動更加迅速。數字化部隊由於配備有C3I係統和各種數字化裝備,所以信息靈、傳遞快,能對戰場上出現的各種情況立即作出反應,迅速采取對策;能實時發現目標,實時攻擊目標;能使己方行動總比敵軍行動快,從而使己方永遠掌握主動,使敵軍永遠處於被動。在美軍曆次數字化部隊試驗演習中都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在1994年的“沙漠鐵錘”演習中,美軍數字化部隊能在3分鍾內對目標瞄準開火,而非數字化部隊需要6分鍾。又如,在1997年3月美軍的集中兵力而易被察覺和攻擊的固數字化旅演習時,“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排排長使用車載計算機向下屬發送一份排防禦圖,隻用了45分鍾,而非數字化部隊卻要用2小時。再如,在1997年11月的美軍數字化師試驗演習中,數字化部隊的行動非常迅速、果斷,總能適時地機動到戰場上的有利位置,始終保持主動;而非數字化部隊則行動遲緩,處處被動,經常陷人困境。

(2)作戰指揮更加靈活。數字化部隊采用數字編碼,從而實現未來戰爭對於快速準確保障的要求。

(3)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於數字化部隊的作戰方式與傳統的作戰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數字化作戰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方式,使信息獲取、傳遞、處理實時化,使目標探測、判定、監視、分配、打擊、毀傷評估一體化,所以,數字化作戰可使部隊的整體合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使部隊的作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另外,將數字壓縮技術應用到通信指揮中,容易達成戰術戰役突然性,數字化裝備反應速度快,抗毀能力強。這些技術都可以極大地提高作戰效能。

美軍從1994年的實兵對抗演習中發現,數字化部隊的戰鬥力一般是同級非數字化部隊的3倍。1997年11月的數字化師試驗演習也表明,1個數字化師的作戰能力超過1個非數字化軍,甚至能夠戰勝2個軍(6個師),而且,付出的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