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航天跟蹤測量管理部隊
航天跟蹤測量管理部隊是由完成航天器軌道測量和控製,及航天器艙內工作參數的測量和航天器工作控製等任務的軍職或文職人員組成的部隊。在這種部隊中,除了測控中心外,一般都比較分散。如美國現在的航天測控台站,就分布在美國以至世界各地。
3.防天監視作戰部隊
防天監視作戰部隊是由監視敵對國的航天器和洲際導彈的發射人員,以及截擊敵方導彈或軍事航天器的作戰部隊所組成的。監視人員的工作是時刻監視來自空中、水下和地麵發射的洲P示導彈,跟蹤外層空間的飛行器,以及發現敵情、及時預警等,由航天司令部命令反衛星衛星、反衛星導彈、束能和動能武器等作戰部隊實施攔截作戰。
4.軍事航天員部隊
在航天飛機或航天站上執行軍事任務的航天員被稱之為軍事航天員部隊,在整個天軍裏,他們所占的比重很小,一個國家在一般情況下也隻有幾百人。從美國和俄羅斯載人航天飛行看,軍事航天員主要是從事觀測、觀察和識別,以及從事天戰的運輸、加注燃料、維修和建造軍用航天器等方麵的任務。軍事航天員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體現在改進戰役管理、監視、提供戰場情況、獲取軍事戰略情報等方麵。
天軍和陸、海、空軍軍種一樣,作為專用的、獨立的作戰力量,天軍的作戰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麵:天空保障、參與天戰。
(1)天空保障。天空保障就是為本國軍隊各類部隊作戰行動提供安全的天空保障。天軍主要是通過地麵預警雷達係統和衛星預警係統,跟蹤監視敵方軍用航天器行蹤和探測敵方彈道導彈的發射,為其他軍兵種提供偵察、預警、通信、導航、氣象等作戰保障的支援性行動為主要任務,他們屬於“軟性”作戰形態範疇。天空保障是天軍和平時期的經常性任務與戰爭時期的主要任務。
(2)參與天戰。參與天戰就是指天軍攻擊性作戰行動。天戰的主要戰場是宇宙空間,其作戰力量以天軍為主,以武器戰為主要作戰樣式的外層空間軍事對抗,它包括敵對雙方從太空為陸戰、海戰、空戰提供軍事支援,或從陸地、海麵(水下)、空中對敵方航空器的攻擊行動。天軍“參與天戰”,是以獨立作戰力量或以主要作戰力量身份參戰的。發射航天器、指令控製航天器去攻擊外層空間目標和地麵目標、使用天基和地基天戰武器截擊敵導彈和航天器等是天軍在天戰中所執行的主要任務,它屬於“硬性”作戰形態。
天軍世紀裏,依據天軍的特征,天軍世紀的戰略格局,天軍世紀對人類社會諸多領域的影響及要求,天軍世紀的主要軍事矛盾,天軍世紀的戰爭樣式、作戰方法、軍隊結構編成、作戰特點、作戰規律,天軍與諸軍種的軍事(作戰)關係,天軍的作戰任務、對象、目標,天軍的武器裝備,天軍世紀軍事對抗的方式與方法以及西方國家在發展太空軍事力量建設方麵的做法與經驗等,都和現代戰爭不同,所以需要組織一定的研究力量,進行天軍世紀發展的跟蹤性和超前性理論研究。據此提出天軍世紀的軍事戰略、天軍發展戰略和天軍運用戰略,形成對天軍建設發展的理論引導。
戰爭需要得心應手的武器,天軍世紀需積極發展空間信息技術和具有攻防兼備、一台多能、一星多用、一站多點、多棲機動的空間武器係統。在對空間進行和平開發利用的同時,應兼顧考慮空間設備、平台及設施的軍事應用問題和軍事防護問題,講究空間拓展的軍民結合與平戰結合。從事未來空間武器的研製和發展,應立足於天軍世紀的軍事需求和作戰需求,要以天軍世紀能夠在軍事上有效製勝為研發的目標和衡定的尺度與標準。要優先發展空間信息技術和空間攻擊與防禦技術,著重發展一些敵無我有、敵有我優的空間兵器和裝備。
天軍世紀是一個近乎全新的世紀,等到天軍世紀時,很多現有的軍事觀念將會變得麵目皆非。因此,更新觀念、活躍思維,樹立創新、創造意識是當前軍事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軍事觀念既有其曆史的延續性,又有其階段的跨越性,它是逐步發展並確立起來的。現代軍事觀念是對過去軍事觀念的繼承與否定。天軍世紀軍事觀念無疑將會更為先進。這就要求在客觀審視觀念演變發展的基礎上,觀念更新尤為重要。結合未來天軍世紀的各種軍事表現特征,找出觀念轉變的繼承點、連接點和跨越點。要知道為什麼更新和怎樣去更新。觀念的更新需要有一個決心,需要有一種勇氣,但更重要的是要一種活躍而富於創造性和超前性的思維。立足現實、時刻瞄準未來,始終是觀念轉變中尤為重要的東西。適應天軍世紀的需要,尤須在觀念更新上有所為,有所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