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艦載機在海上起降已經可以超越有人操縱的時代。在編寫此書的時候,英國已經開始了在鷂式戰鬥機上可以控製懸停和降落中的平滑減速係統的可行性展示,而美國海軍已經安裝和應用了航母自動降落係統(ACLS)。這條保障係統能夠裝在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聯合攻擊戰鬥機的控製係統上。

一旦普及運用了這套係統,自動降落技術將給航母的運作方式帶來明顯的變化。直到現在,艦載機飛行員的著艦訓練量雖然不像有螺旋槳、返航著艦導航員、攔阻障礙的時代需要的著艦訓練量那麼大,但仍然很大。計算機意味著很多訓練可以用合成的方式進行,但是它們的能力和可靠性意味著,艦載機無人駕駛化成為可能。在Eugene Ely駕機降落在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軍艦的100年之後,美國海軍計劃於2011年1對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的X-47無人戰鬥機進行測試。美國海軍在2008年還宣稱其希望這型無人戰鬥機在2025年服役,最終替代F/A-18E/F“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鬥機。

無人戰鬥機與有人駕駛的戰鬥機比較的優點在於其構造簡單,不需要彈射座椅、供氧裝置、乘員座艙。一旦艦載機不受人的承受能力的影響,它們可以進行長時間滯空,執行枯燥的、秘密的、危險的任務,而不用考慮飛行員的疲勞,可以進行遠超過飛行員承受能力的機動。不僅如此,訓練量也可以大幅減小,因為自動係統不需要每個月用於保持訓練水平的飛行小時數。在空中執行任務的無人機的操作員可以使用模擬器進行訓練,由在機身上的任務計算機保存和產生模擬的每個架次的飛行任務。X-47可以由隨艦的操作手在飛行甲板上用手持式控製器操控,並自動按照次序掛上彈射器。

法國海軍將航母作為自1945年光複後關鍵的要素,它興建了一隻合適的以“戴高樂”號航母為終極目標的海軍力量,擁有除美國海軍之外唯一的一個核動力攻擊型航母。該航母搭載的飛行聯隊的機型包括本國生產的陣風戰鬥攻擊機、超黃蜂直升機,以及從美國采購的格魯曼公司的E-2C鷹眼預警機。在“二戰”後頭幾年,法國海軍將從英國購入“巨人(Colossus)”號輕型艦隊航母命名為“阿羅芒徹斯(Arromanches)”號。法國依賴英國的操縱技術和艦載機,如“海火”和“海毒汁”特許生產的機型“阿克朗(Aquilon)”。隨著法國海軍接收了兩艘來自美國海軍的輕型航母,法國海軍也逐漸受到美國海軍的影響。原美國海軍航母“貝勒伍德(Belleau Wood)”號仍叫做“貝勒伍德”號,原美國海軍“蘭利”號航母改名為“拉法耶特(La Fayette)”號。美國的F4海盜船和F8十字軍戰鬥機也隨之被購入。自20世紀20年代貝阿恩轉入法國後,第一批航母開工建造,在設計“克萊蒙梭(Clemenceau)”和“福煦(Foch)”級航母時,美國海軍給予了法國海軍幫助。和英國皇家海軍不同的是,法國海軍曆來都熱衷於用彈射器和攔阻索起降常規的固定翼飛機,並一直尋求發展這項技術。法國海軍計劃以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為藍本,建造比“戴高樂”號更大的常規動力航母。它將一開始就建有彈射器、攔阻索和斜角甲板。雖然法國也分攤了英國的設計費用,但是這是從一開始就已經確定好的。“西北風(Mistral)”號和“雷電(Tonnerre)”號兩艘直升機航母的服役,增強了法國海軍的兩棲遠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