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使用航母艦載航空兵,於1940年11月11日,對意大利海軍基地塔蘭托進行一次突然襲擊。塔蘭托位於意大利長靴狀半島的跟部,是意海軍最重要的一個基地。這裏自然條件優越,港灣三麵為陸岸環抱,水域寬闊,有內外兩個港區。港灣設施較完善,擁有為各種艦艇服務所需要的設備,可供各種軍艦停泊。塔蘭托基地集中了意海軍的主要艦艇部隊,開戰時,常駐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5艘、驅逐艦16艘、潛艇21艘、護衛艦4艘、高速魚雷艇8艘,以及其他海軍艦艇多艘。意海軍依托該基地,掌握著地中海中部海域的製海權。海軍兵力在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可破壞英國在地中海的海上交通線,並對英地中海艦隊構成嚴重威脅。
為此,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前任英地中海艦隊司令龐德海軍上將就曾提出使用海軍航空兵襲擊塔蘭托的設想。在安德魯·坎寧安海軍上將接任地中海艦隊司令一職之後,根據戰局發展的需要,便製定了對塔蘭托進行襲擊的周詳計劃。襲擊時間原定於1940年10月21日,後因發現諾蘭托有攔阻氣球和防雷同,加上“鷹”號航空母艦因事故不能參戰,就改為11月11日夜,利用月夜實施襲擊。
參戰部隊編成5個兵力群。即突擊群、掩護群、偵察群、佯動群和戰果擴大群。各兵力群的編成和任務區分是:
1.突擊群:由新型航空母艦“光輝”號和擔任警戒的4艘巡洋艦、艘驅逐艦組成。突擊任務由21架“劍魚”式艦載機擔任。主要突擊目標是停泊在塔蘭托外港的戰列艦。艦載機分為2個攻擊波。第一攻擊波編有飛機12架,其中魚雷機6架,每架飛機掛裝磁性引信魚雷1條;轟炸機4架,每架飛機掛裝炸彈6枚;照明機2架,每架飛機除掛裝4枚炸彈外,還攜帶照明彈16枚。第二攻擊波編有飛機9架,其中魚雷機5架,轟炸機2架,照明機2架。上述2個機波分別歸威廉森海軍少校和黑爾海軍少校指揮。
2.掩護群:由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組成,配置在塔蘭托與突擊群之間的水域,以截擊駛離基地的意大利艦隊。
3.偵察群:由駐馬耳他島的岸基航空兵組成,任務是對塔蘭托基地實施不間斷的偵察,及時提供情報,以保障突擊群戰鬥行動的成功。
4.佯動群:由3艘巡洋艦和28%驅逐艦組成,代號為X部隊,任務是在11日夜去襲擊奧特朗托海峽的意海上運輸船隊。
5.戰果擴大群:由駐希臘機場的轟炸航空兵組成,任務是在突擊群行動後的第二天,去摧毀塔蘭托船塢。
在一切戰鬥準備就緒之後,11月6日13時,坎寧安海軍上將乘坐戰列艦“沃斯派特”號,率領龐大的地中海艦隊從亞曆山大港起航,一路向西挺進。編隊中有戰列艦“勇士”號、“馬來亞”號、“拉米伊”號;航空母艦“光輝”號,巡洋艦“格洛斯特”號和“約克”號,以及由數艘驅逐艦組成的護航兵力。為麻痹意海軍,在地中海艦隊出航前後,英海軍加強了地中海東部以及南北之間的海上航運。
當時,有4個運輸船隊幾乎同時出發,而且另有一支參戰的艦艇部隊駛離直布羅陀向馬耳他方向航行,準備與地中海艦隊會合,然後開赴作戰海域。
8日中午,某艦隊到達克裏特島與馬耳他之間時,被1架意偵察機發現。12時30分,有1架意偵察機飛抵英地中海艦隊上空,但被“光輝”號航空母艦的戰鬥機驅走。15時20分,又有1架意偵察機出現,再次被驅走。約1小時後,7架意轟炸機來襲,遭到“光輝”號艦載戰鬥機的攔擊,被擊落2架,其餘5架匆忙扔下炸彈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