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曆史上,在血腥的戰場中,在軍營、特戰隊、警局裏,有一群令人聞風喪膽的獵人。他們是潛伏在黑暗中伺機索命的死神,是用子彈和生命豢養出來的恐怖幽靈——他們是戰鬥力超乎尋常的狙擊手!
狙擊手占據戰場重心的時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德國狙擊手曾橫行歐洲戰場,對協約國軍隊構成巨大的威脅。協約國士兵對那些幽靈般出沒於戰壕中的德國狙擊手驚恐萬分,將他們稱為“看不見的魔鬼”。然而,一戰結束後各國幾乎都忽略了狙擊手的作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奉行快速閃擊戰術的德軍認為根本就沒必要使用狙擊手。1944年9月,德軍仗著優勢火力與兵力,氣勢洶洶地向英軍第1空降師所屬部隊發動圍剿。可是,這些戴著紅色貝雷帽的英軍士兵大都經過狙擊手的射擊訓練,幾乎個個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德軍的進攻步步受阻,損失慘重。這些英軍戰士超群的作戰本領,後來為他們贏得了“紅魔”的赫赫威名。
不論狙擊手身處何種陣營,他們的存在意義都隻為摧毀高價值的目標。從以往戰爭中射殺高價值有生目標,發展到現代戰爭中破壞高價值裝備目標,未來狙擊手的戰鬥力也將朝著射距更遠、火力更強的方向發展。在傳統步兵戰爭時代,膠著狀態的塹壕戰是狙擊手最能大顯身手的舞台;進入機械化戰爭後,狙擊手的“典型”作戰環境是“自然叢林”以及“城市叢林”,即重武器無法發揮作戰效能的環境。現今,狙擊手還被賦予暗殺和掩護行動等特殊任務。
狙擊手出色完成任務的前提是要做到“一槍斃敵”。他們必須使射出的每一發子彈都具備有效性,幾乎不允許出現絲毫誤差。在處於高密度平民環境中針對危險暴力罪犯或恐怖分子進行狙擊時,對狙擊手精確度的要求最高,既要做到“一槍斃敵”,還要做到“首發命中”。正因如此,狙擊手還被人稱做“獵魂使者”。
這些“獵魂使者”有著死神般的恐怖,也有著幽靈般的神秘。誰也不知道在殺聲震天的戰場上那些狙擊手是埋伏在哪片殘垣斷壁之中,還是潛伏在幾百米外的哪一處岩石草叢之後,更沒有人能猜到那些子彈會在什麼時候朝自己射來。因此,對於參戰的官兵而言,炮火和硝煙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從狙擊手的槍口中射出的長著眼睛的子彈!一旦狙擊手上了戰場,那麼,上至高官下到普通士兵,他們都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在極度驚恐中度日。
狙擊手帶給旁人的是漫無邊際的恐懼,然而狙擊手的戰場生活也是極度孤獨和漫長的,沉默的蟄伏並不如表麵看上去的那麼平靜與悠閑。通常,一名狙擊手要在黎明時分便進入戰位,並一直堅守在這裏,直到日落才能休息,有時,他們會連續2~3天得不到任何補給。他們必須學會在殘酷的戰場條件下生存,並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枯燥乏味的鋪墊之後,某一瞬間,如磐石般靜默的狙擊手便會突然出槍!以風起雷動般的速度,去奪得最終的勝利。
或許狙擊手的子彈、勳章都會隨著戰火的消失而被塵封,但是隻要還有戰場存在,那麼,潛伏在黑暗之中的狙擊手便依舊具備無上的威懾力。他們射出的,很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有分量的子彈;他們占據的,永遠是戰場上最驚心動魄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