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9年9月3日,英國對德國宣戰的當天,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總司令鄧尼茨就派出U-30潛艇擊沉了英國的“雅典娜”號郵船。隨後,德國潛艇傾巢而出,向英國艦船發起了全力攻擊。盡管鄧尼茨的潛艇數量並不多,但仍創造出了不俗的戰績,其中U-47號潛艇更是在躲過英軍層層警戒後,潛入到了英國斯卡帕灣基地,一舉擊沉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此舉給英國海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嚐到了甜頭的鄧尼茨,從此開始了用潛艇對英國運輸船隊的大規模襲擊,大西洋上的反潛護航戰鬥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德國知道自己的水麵艦艇無法同強大的英國海軍相抗衡,所以德國海軍大量建造中、小型潛艇,對英國商船進行襲擊戰,破壞英國在大西洋上的海上交通線。在潛艇的使用上,鄧尼茨強調把潛艇派到對方運輸頻繁而防禦薄弱的海域活動,以取得最大的戰果。在作戰手段上,他主張采取“狼群戰術”,即多艘潛艇集群作戰,實施近距離夜間水麵攻擊。開戰之初,德國“狼群”屢屢得手,擊沉了大量英國船隻,給同盟國海上運輸造成嚴重損失。不過狼群數量有限,二戰初期隻有57艘,用鄧尼茨的話說“隻能刺激一下英國人”。
然而“蟻多咬死象”,從英國對德國宣戰的1939年9月3日算起,到1940年3月1日,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裏,德國就擊沉了英國的運輸船和護航船隻達199艘,共70餘萬噸。在1940年夏天,德軍在占領法國後,使得德國潛艇進出大西洋的航程縮短了800海裏,而且可以直接進出大西洋腹地,不必再為溜進英國海軍封鎖的海域而浪費時間和燃料。與此同時,德國的潛艇數量也在迅速增加。鄧尼茨將潛艇艦隊指揮部遷到法國,以法國沿海港口為潛艇基地,放出一批批“狼群”向英國船隊展開全麵攻擊,“狼群戰術”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從6月到11月,德國潛艇共擊沉艦船272艘,共計1395000噸,這是“狼群”狩獵的一個“黃金時期”。
其實,英國海軍對德國人的襲擊也並非沒有準備,早在1939年5月大戰爆發前,英國海軍就已經開始實行護航任務,但是效果確實不能讓人感到滿意。比如,“雅典娜”號郵船就是在英國海軍“皇家方舟”號、“勇敢”號和“競技神”號三艘航空母艦執行護航任務時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英國的這三艘航空母艦雖然發現並對德國的潛艇實施了攻擊,但德國潛艇在看到英國的艦載機後,立刻下沉,英國海軍則對此毫無辦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護航的英國航母反而成了德國潛艇嘴邊的獵物。在1939年9月14日,“皇家方舟”號在擔任護航任務時,被德國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幸好因為魚雷發生了故障,提前爆炸,“皇家方舟”號才僥幸逃過了一劫。三天之後,也就是在9月17號,英國海軍遭遇到了更大的不幸,“勇敢”號航空母艦被德國U-29潛艇發射的兩枚魚雷命中,艦艇被炸成了兩截,除很少一部分船員被“激動”號驅逐艦救起外,其餘都葬身在了寒冷的北大西洋海底。
“勇敢”號的沉沒,加之先前“皇家方舟”號的僥幸逃脫,使英國海軍意識到,利用艦隊航空母艦並不能有效地對運輸船隊進行護航,這反而會使艦隊航空母艦處於危險的境地,因為艦隊航空母艦並不適合反潛作戰。為此,英國海軍設計了專門為船隊保駕護航的護航航空母艦。
與輕型航空母艦改建自戰鬥艦艇不同,護航航空母艦則是由商船改裝而來,因此屬於更為小型的航母,用於為商船護航。它們一般是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麵艦隻實施攻擊。護航航空母艦除護航外,還時常擔負運輸船的角色。
1941年,英國將俘獲的德國商船“漢諾威”號改裝成了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取名為“大膽”號。“大膽”號在多次護航任務中,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實踐證明,使用商船改裝成護航航空母艦,用時少,費用低,這一嚐試為反潛護航開辟了一條可行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