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附錄如何提高智謀水平(5)(1 / 3)

常見的與智謀運用有關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一是先入為主的心理。任何智謀者,對於客觀情況的掌握,必定是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進行的。先行進入大腦的東西,往往印象比較深刻,經常會對後來進入大腦的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蘇聯領導層受先入為主心理定勢的影響,固執地認為德軍在征服英國之前不會進攻自己,結果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陷入極大的被動;我國古代南北朝時期的陳國將領受心理定勢的影響,認為隋將賀若弼在曆陽集中兵力是調防的需要,結果,在隋軍渡過長江後還沒有覺察。這些都是心理障礙的作用。二是急功近利的心理。這種心理障礙是指一些指揮人員性格急躁,感情衝動,常常為了一時之利,一己之忿,唐突決策,貿然行動,從而損害了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這種心理障礙極易被敵方利用,我國曆史上龍且被韓信所擒,曹咎被劉邦所乘,趙括被白起所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種心理障礙。三是投機僥幸的心理。這是一種智謀主體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去臆斷敵方意圖和行動的心理障礙。它極易受到敵方假象的蒙蔽,一旦敵方的假象迎合了自己的心理,就會出現認識偏差,導致智謀失誤。英阿馬島戰爭,麵對阿根廷種種軍事行動的跡象,英國總認為,憑自己的實力,阿軍不敢動武,結果被阿軍突然襲擊,占領馬島。而阿軍占領馬島後,又僥幸地認為英國相隔萬裏之遙,鞭長莫及,因而未及時采取防禦措施,結果造成馬島易手。其實,造成智謀運用失敗的心理障礙還有很多,比如說,唯我獨尊的心理、驕傲自滿的心理、畏懼恐慌的心理、悲觀失落的心理、急欲報複的心理,等等,指揮人員隻有充分認識這些心理,理解其實質,同時在實踐中有意識的揣摩,才能有效地克服它們,達成強化心理品質的目的。

智謀創造不隻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意誌,一種精神狀態。隻有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下,人的智慧才能煥發出來,潛智潛能方可被激活。心理應激水平高,意味著在接受外界強刺激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行動敏捷,思維清楚準確,麵對險境仍能當機立斷。心理應激水平低,則會產生心理功能障礙,使注意力和知覺範圍縮小,甚至言語失常,思維和動作混亂,反應敏感度下降,決策能力減弱。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心理應激能力不經過鍛煉就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心理應激能力訓練的方法很多,如實戰景況訓練法、情況設置訓練法、意念訓練法、注意轉移法、心理調整訓練法、自我暗示訓練法、穩定情緒訓練法,等等。其中前三種方法比較重要。一是實地景況訓練法。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模擬訓練的一種,就是受訓人在預先設置好的近似實地的情景和環境中進行訓練,使受訓人從生理上、心理上逐漸適應實地條件下的情境,從而冷靜沉著地製定和運用智謀來處理種種複雜困難的情況,以提高心理意誌品質,有效控製情緒,增強心理穩定性。這種訓練方法的關鍵在於景況的逼真性。二是情況設置訓練法。就是受訓人通過對預先設置好的各種困難情況的靈活處理,達成勇於克服困難、經受各種艱險的心理品質。一般情況下,這種訓練方法中預先設置的情況,要由簡單到複雜,以便受訓人逐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能力,養成敢於迎難而上、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以經受各種艱險的考驗。三是意念訓練法。又可以稱為“過電影式”心理訓練法,其實質是:使受訓人有意識地在頭腦中建立起對即將進行的行動過程的想像,並使之連貫起來。其目的是:通過內心的演練,使受訓人提高洞察對方企圖和事態發展的能力,增強信心,胸有成竹地製定和實施智謀。在體育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有些人平時技術很好,而一到關鍵比賽或比賽的關鍵階段,就動作變形、發揮失常。而有些人平時技術並不突出,但每臨大賽,卻常有上佳表現。作戰中也會出現類似情況,究其原因,就是與指揮人員的心理壓力與心理包袱有關,而意念訓練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平時除了多做一些適應性、針對性強的模擬練習外,加強體能鍛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麵。因為心理素質雖然屬於精神層麵,但需要物質載體為依托,心理對抗能力不是“虛化”的東西,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靠強健的體魄支撐的,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為基礎,就不可能在長時間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