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辯證方法,一是要正確掌握“兩分法”的法則。即看問題要全麵,要從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麵,甚至多個方麵,多視角觀察認識事物,既看樹木,又看森林。表現在工作上,則是不但要看到成功,還要看到挫折;不但要看到有利因素,還要看到不利因素;不但要看到經驗,還要看到教訓;不但要看到對手的優勢,還要看到對手的弱點等等,從而權衡利弊,比較長短,擇優去劣,辯證思維。孫子說:“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明智的領導者,在考慮問題時,必須兼顧事物利害兩個方麵。充分考慮到有利的條件去利用它,促成事業的成功;充分考慮到有害的條件去消除它,避免意外的禍害。這是領導者智謀所應把握的原則之一。諸葛亮說“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曹操說“在利思害,在害思利”。這就是說,要辯證地去權衡利弊,用聯係的、發展的觀點去對待利與害。二是要正確把握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原則。作為領導者,要具備較高的智謀能力,就必須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時,不帶主觀性,既把握個別,又把握一般,運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方法,客觀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和解決問題,並善於從個別中尋求一般,從一般中尋求個別。智謀之所以能以奇製敵,妙就妙在它既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特殊性,而其特殊性的指向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恰恰是矛盾的主要方麵,能促成事物發生質的變化。三是正確地把握主要矛盾規律。任何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組成的綜合矛盾體,但其中必有一個是主要矛盾,它關聯著事物的性質,決定著事物的發展與運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智謀的意圖指向正是針對這一主要矛盾所采取的具體方法。因而,作為一個高明的權謀者,絕不能形而上學地看待利與害。經營上的競爭也好,戰場上的對壘也罷,如果工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那麼,不僅工作是低效的,也往往給事業帶來損失。四是要善於“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衡趨其輕”。據日本有關統計:在想從事發明的人們中,每一萬人隻有不到一個人有發明的具體成品;而1000個有發明成品的人中隻有不到100人能申請專利,這100件專利被用於事業的還不到10件。因此,日本鬆下公司的經營策略是:不發明,隻改進。實踐證明這是成功之道。放棄自我發明新產品,而直接向國外購買適合本公司發展的專利權,再對外型重新設計,改良質量,降低成本,就會使產品價廉物美,更具競爭力。不發明隻改進的策略,有效地克服了開發新產品經費龐大、不易成功,且成功產品壽命短的困境。可見,作為一個高明的智謀者,切不可利無輕重,害無大小,凡利皆趨,凡害皆避。這樣往往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五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事物都是本質和現象的對立統一。作為一個高明的智謀者,對於複雜的智謀對象,既不能隻停留在表麵現象上,單憑感官去感知事物暴露的、外部的、表象的東西,也不能脫離現象去看本質,僅憑熱情去把握事物隱蔽的、內在的、深刻的東西。把本質和現象割裂開來,就會犯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錯誤。唯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準確地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牛頓正是在研究了大量類似蘋果為什麼落到地上這樣的現象之後,運用抽象思維,才揭示了其本質的內在的原因是地球的引力,從而揭示了萬有引力定律。所以,作為一個高明的智謀者,深入實踐,調查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現象材料的前提下,運用抽象思維,對各種現象進行分析、綜合,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能定下正確的計謀和策略。六是要樹立全局觀點,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係。在一定的關係和範圍內,全局和局部總是對立的。全局不是局部,局部不是全局。謀劃者在運籌智謀的過程中,應分清主次、輕重、先後、緩急,做到一般服從重點,次要服從主要,後行服從先行,緩需服從急需。隻有這樣才能從全局出發,正確地觀察和處理每一個局部問題,才能從各個局部入手,完成和實現全局的要求。從另一個側麵講,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係,也就是不僅要懂得局部性工作的指導規律,還必須懂得全局性工作的指導規律,隻有這樣,才能有正確的工作指導,並為謀劃確立正確的立足點。
二是大膽想像。我們說豐富的想像力,是生成奇謀良策的“金翅膀”、“合成器”和“加速器”,正如愛因斯坦所講到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想像力是科學決策中的重要因素。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領域,無處不有想像力馳騁的廣闊天地,無事不需想像力去獲取成功的奇謀良策。事實也正是如此,想像力是智謀能力的核心,任何智謀的產生,都要借助於想像,想像的過程也是智謀最初形成的過程。在現實當中,一個優秀的智謀者的頭腦,絕不隻是一部錄像機,隻把遇到的情況錄下來再不走樣地放到屏幕上,而應當是一架會科學處理億萬信息的活電腦,能將經過處理的信息用想像的方法在大腦的熒光屏上構想出事物運動的圖式,逐步完善地映出事物的全貌及一係列的成事對策。如果缺乏這一點,那麼,他占有的信息、資料、情況再多,也難以拿出高超的計謀與策略。之所以說豐富的想像力是生謀成略的“合成器”,是因為人的頭腦如同一個生產智謀、計劃、命令等產品的加工廠,而豐富的想像力則猶如一架合成器,不斷地將各種矛盾、信息、對策等,按照不同的工藝要求加以科學地調和,生產出勝敵的計謀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