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中國人叫做“指南針”的東西,歐洲人一直叫做“磁針”。把磁針叫做“指南針”是在我國古代對磁針還缺乏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所做出來的一個錯誤的命名。
11世紀,我國古代科學家沈括最早發現了指南針在指南的時候存在“微偏東”現象。當時,全世界都還不理解這種自然現象。現在我們已經理解了。
依據地球自轉軸線確定的極是地理學意義上的極。磁針所指的極不是地理極,而是地磁極。地球表麵的磁極特性比我們原來想象的要複雜。我們隻能近似地從整體上把地磁場分作南北兩極。但在某些局部地區,這個南北兩極的地磁場模式經常失效。這意味著,地球實際上是一個多磁極的地球,隻不過,其中有些磁極是“小國家”,而南北兩個磁極是兩個“超級大國”而已。
由於地球磁極和地理極是依據地球不同的物理特性來確定的,所以,他們並不在地球表麵的同一個位置。把地球的兩個地理極連成一根直線,把地球的兩個地磁極也連成一根直線,在當前情況下測量,二者的夾角達11.3°。這裏所謂“在當前情況下測量”,蘊含著這樣一個意思:雖然地球的地理極幾乎沒有變化,但是,地球的地磁極是不斷漂移的。這個磁極漂移在地質年代中有非常明顯的表現,甚至多次發生過南北磁極倒轉。據現有觀察資料計算,地磁極平均每倒轉一次的時間間隔為25萬年,最近一次地磁倒轉發生在78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