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卸妝,對生命非常重要(1 / 3)

從2004年開始,我的工作室迎來越來越多的明星顧客,而我也被冠名為“明星攝影師”,逐漸被一線明星們所認可。工作室裏長達幾十米的牆上,掛滿了我所拍攝的各種明星的照片。這的確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

每個明星都各有氣質,而且這些氣質還分為鏡頭前和鏡頭後的不同。鏡頭前,他們因為形象定位的不同,給人以或桀驁不馴,或老練滄桑,或深沉儒雅的各種特質。但在鏡頭後,每個人本身因為靈魂的獨一性,而又各具特點。

我希望跳出一成不變的創作模式,展開思路,在鏡頭前尋找明星們鏡頭後的特質,還原他們最自然最本源的某個瞬間。我並不會去過多考慮主流對他們的定位和期許,而是挖掘他們內心最希望被人看到的那份純真和感動。

照片隻是載體,但某個瞬間足以呈現每個明星與眾不同的那份特殊。與明星們合作,溝通技巧遠比攝影技巧更重要。很多明星在成名以後,自己也難免因為所扮演的角色而陷入一種固化的形象。他們在工作的時候背負了太多目光和壓力,心中沉甸甸的全是負擔。他們走進攝影棚的那一瞬間,內心被一個巨大而堅硬的外殼包裹著,沉默而孤獨。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為他們拍出好看的照片,更多的是幫助他們解甲,回歸本我,這才是一種挑戰。

明星是普通人,但卻不能隨意用普通的心態去與人溝通,這是他們最痛苦的地方。在拍攝的過程中,我要盡可能幫他們還原到生活中,與他們交流,成為朋友,而不僅僅隻是攝影師和被拍攝者的關係。

還原真實,是我創作的標準。這本書中收錄了許多我拍攝的明星大腕們的作品,從照片中,能夠很清晰地看出被拍攝者更多的是在與我溝通,而非與攝影機溝通。大家可以通過照片,想象創作的過程,再領略我說的那些話,也就很容易明白了。

拍攝時,我做足功課,會讓精神緊繃的明星們進入另一個非工作環境的氛圍。我會在工作室裏播放與拍攝主題或明星氣質相吻合的音樂,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實踐證明,這樣做是有效果的。那些已經在工作中疲於裝扮的明星們,被這種氣氛感染,不知不覺就放下了第一道防線。他們不再去為自己設計在鏡頭前的姿勢,而拍攝對他們來說也不再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是和我一起愉悅地享受一段旅程。這就好比他們已經坐回到自己家裏的沙發上,和一位朋友進行交流。

我與他們溝通關於照片拍攝的想法,在這種情景下就顯得更加簡單和自然。這個步驟,被我視為拍攝前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明星們一旦打開心門,無論他們是多大的腕兒,都能自如地與我展開交流,以平靜的心態,完成輕鬆又妙趣橫生的拍攝過程。

幾個小時的時間裏,我激發他們的想象,甚至把他們帶回到童年或過去的某個難以忘懷的時光中,盡量與他們互動,彼此理解彼此協助。緊接著,我按下快門,記錄他們露出最真實表情的瞬間。每當作品完成,那些明星看到自己在鏡頭中的樣子,都會會心一笑。那應該是他們看到了沒有粉飾的最真實的自己,最原本的靈魂。

我拍攝過的明星,都和其他攝影師有過合作。那些作品通常都會被歸類為廣告大片、宣傳劇照、專輯封麵或是海報。照片中他們唯一缺失的就是一種返璞歸真的自然態。他們的美麗被無數的標簽掩蓋,而我需要用相機撕下這些讓他們負累的標簽,把本我還給他們。我所拍攝的照片,最終被大家定義為個人大片,也許就是因為我的這個原則。

生活帶給每個人的美麗,隻是相對的瞬間,無法永恒。因為壓力、現實、糾結等種種不安放在我們心中已經太多太久。攝影師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用瞬間的感動與美麗,安撫我們成長的疲憊。這就是我能做的,用相機記錄下“卸妝”後自然真實的美麗。

2005年,正當我的攝影風格日漸成熟,獲得更多的認可之後,我開始嚐試著把工作室往更具規模化、專業化的方向引導。為了這個目標,我做過很多嚐試。我簽約了一些攝影師,讓他們替普通人拍攝照片,開拓自己的品牌。在這個基礎上,我開始嚐試一些具有實驗風格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