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2 / 3)

4. 當眾讚美要具體。讚美隻有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道出被讚美者的心血和精力所在,才能使人感到讚美者觀察的細致人微,從而激發被讚美者的工作熱情,產生精神動力。這樣,對方才感到你的讚美是誠實的,不是在吹捧,從而才有積極的效果。比如,讚美某一員工很能幹,不如說他某件具體事辦得漂亮更實在些;對某個有才幹的員工,管理者空洞地說他知識豐富,專業能力強,不如說在某件事中,他的建議和主張對解決問題起了什麼作用更合適。

5.當眾讚美要靈活。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個性也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讚美方法,對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會受到很大鼓舞,有些人也可能會無動於衷。讚美所起作用的程度,取決於它是否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是否符合了人的個性特征。這就決定了讚美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方法要靈活多樣,不能千篇一律,最好選取對被讚美者價值量最大的方法進行讚美。同時,對不同的人,讚美方法還應注意到不同的思想性格特點。

6.給每個人以均等的機會。管理者讚揚員工,尤其是當眾讚揚員工,因為影響麵較大,所以應當堅持公平的原則,給每個人以均等的機會,誰的成就符合要求,達到標準都要當眾讚揚,而不能此一時彼一時,忽冷忽熱,讚一個偏一個。這樣才能創造一種公平競爭、努力向上的工作氛圍,把單位的工作搞好。

7.管理者讚美員工要公平、公正。有的管理者不能擺脫自私和偏見的束縛,對自己喜歡的員工極力表揚,對不喜歡的員工即使有了成績也看不到,甚至把集體參與的事情歸於自己或某個員工,常常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從而激化了內部矛盾。說話做事“一碗水端平”是做管理者的前提,它不僅關係到你自身的形象,也和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緊密相連。每一位管理者都應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切實做到公平公正。

在眾人麵前得到管理者的肯定和讚美,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將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人人都有自尊心、榮譽感,都希望所做的工作和自身價值得到他人的了解、社會的承認和領導的肯定。所以作為管理者,就要在日常工作的例會上,對一些隨時發現的良好行為提出表揚;在總結工作的會議上,結合工作對一定時期內表現突出的好人好事和先進典型進行表揚;在一些專業工作會議上,對一些好的做法進行表揚。如此以來,被當眾讚美者渴求榮譽的心理就會得到滿足,就能激發出更高的工作熱情。

每個員工身上都有閃光點

瑪麗?凱也許大家都有所耳聞,美國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經理,年創利潤十億美元,她曾說過:有兩件東西比金錢更為人們所需要——認可和讚美。金錢可能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有力工具,但讚美可能更有力,因為它喚起了員工的榮譽感,責任感和自尊心,員工的價值得到了認可和重視,會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神聖感情,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然而它的“成本”卻十分“低廉”。

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管理者用人,應先看其長,後看其短,要揚長避短,對於一個高明的管理者來說,應善於挖掘員工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才智,並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現在卻我們經常能聽到各級管理者感歎:可用之人真是太少了!其實,不要埋怨員工的無能,而是身為管理者的你沒有發現員工的優點,卻緊盯著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甚至將其無限量地放大,因此,在你眼中員工都是無能之輩。其實則不然,他的身上一定有閃光之處,隻是你缺少了一雙發現員工身上閃光點的慧眼。

王剛是工廠的部門經理,最近他的部門調來一個名叫李克的人,別人對李克的評語是:“時常遲到,工作不努力,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早退。”過去的經理對李克都束手無策。最初他向公司建議調李克到其他部門去,但領導沒有改變決定,希望他好好指導他。

別人的評語果然不虛。第一天上班,李克就遲到了五分鍾,中午早五分鍾離開單位去吃飯,下班鈴聲前的十分鍾,他已準備好下班了,次日也一樣。

王剛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李克缺乏時間觀念,平時獨自作業,態度冷漠,極少與同事打交道,但李克的工作效率極佳,超過一般的標準,而且成品優良,在質管部門都能順利通過。

於是,他對李克的遲到早退未置一詞,隻是微笑著打招呼,對李克中午提早去吃飯也從未有異議,這反而使對方自覺過意不去。李克心想,王經理為什麼從無異議?過去的經理可能早就對我的作風大發雷霆,至少會斥責幾句,但現在的經理卻毫無反應。

感到不安的李克,終於決定在第三周星期一準時上班,站在門口的王剛看到他,以更愉快的語氣和他打招呼,然後對換上工作服的李克說:“謝謝你今天準時上班,我一直期待這一天。這段日子以來你的成績很好,算是單位的冠軍呢!真是一流的技術人才,工作速度很快,如果你繼續努力,一定會得優良獎。我發現你才能出眾,希望你發揮潛力,也許我的話有些不中聽,為了你的前途應遵守紀律,認真努力。”

雖然李克沒有立刻改掉所有的缺點,但遵守上下班時間和工作情緒方麵,幾乎判若兩人。

可見,讚揚可以改變一個人,可以有效地激勵員工,讚揚是催人向上的最好動力。人的生活離不開讚揚。那些被自卑感壓倒的人,那些謹小慎微、猜疑心重的人,往往就是因為少年時代缺少讚揚所致。讚揚對於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沒有它,人是無法“開花結果”的。千萬不要認為沒有必要去讚揚員工。如果你善於發現員工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讚揚,就能有效地激勵員工為你工作,前提是你的讚美一定要是真心的!

1921年,當查爾斯?史考伯成為美國鋼鐵公司的第一任總裁時,他就得到了100萬美元的年薪,有人問鋼鐵大王卡內基為什麼肯給他史考伯如此高薪?他說:這家夥得到這麼多的薪水,主要是因為他跟人相處的本領。

要按史考伯的話則是:“我認為,我那能把下屬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世上再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所以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

而要想做好一位管理者不應該吝惜讚美之詞,不妨自然大方地讚美員工。不要說員工沒什麼值得讚美的,如果留心,就會發現每個員工都有優點。更何況讚美員工,不見得非是他幹出驚天動地的大事,隻要發現工作突出,立刻不失時機地給予讚美就行了。隻要你的讚美是誠實而真誠,是發自內心地讚美,員工必定會咀嚼你的話語,把它們視為珍寶,一輩子都在重述它們——即使你忘了他們之後,也許他們還在重複著,因為它而為你付出著。

多拍拍你員工的“馬屁”

如果你聽說某個人愛“拍馬屁”,你腦海裏閃現的一定是他 “諂媚奉承”的嘴臉。其實也不盡然,那要看什麼時候,怎麼拍的“馬屁”了,因為“拍馬屁”認真考證起來,可並非如今日之惡名。據史學考證,“拍馬屁”一詞源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地區。牧民們非常喜歡馬,常以得良馬為無上榮耀,故有“人不出名馬出名”之諺。所以,每當稱讚良馬好時,習慣上總是拍拍馬的屁股,隻有欣賞讚歎之意,本無諂媚奉承之嫌。可後來,有的人為了迎合別人,不管別人的馬是好是壞,也總是拍拍馬屁股說好。故而才有了今天人們印象中的“拍馬屁”。由此可見,“拍馬屁”的原意就是讚美別人,並無褒貶之分。

如果,有一件任務是管理者和其他任何員工所做不來的,要做成此事,隻有一位員工有可能。那麼,作管理者的就應該積極主動地走過去,對這位員工多作鼓勵,說幾句好聽的,戴一戴“高帽”也屬正常。身為管理者,若是能恰到好處地給員工拍拍“馬屁”,戴一戴“高帽”,不僅能改善與員工之間的關係,而且能贏得員工的好感和信任。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給那些不太自信的員工以極大的激勵,讓他們精神抖擻、自信地去完成你交給他們的任務。不過千萬不能隻為“拍馬”而“拍馬”,要“拍”有所值,還要拍得不留痕跡。

玫琳?凱所經營的美容、化妝品公司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在她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中,就提到過“拍馬屁”的藝術。有一次,一個新跳槽過來的業務員在跑營銷屢遭失敗後,對自己的營銷技能幾乎喪失了所有的信心。玫琳-凱得知此事後,找到這位業務員並對他說:“聽你前任老板提起你,說你是很有闖勁的小夥子。他認為把你放走是他們公司的一個不小損失呢……”這一番話,把小夥子心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又重新點燃了。

果然,這位小夥子在冷靜地對市場進行了研究分析後,終於給自己的營銷工作打出了一個缺口,獲得了成功。足見“拍馬屁” 的神奇功效。

“拍馬屁”要有一個度,不要誇大其詞,過度的不切實際的“拍馬屁”隻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若是員工對電腦業並不是特別了解,老板卻對他說:“聽說你對電腦有研究,你能給我談談近期電腦業的發展狀況嗎?”他心裏一定會非常反感,認為你是在揭他的短。

“拍馬屁”也可用間接的方式傳給員工,比如對你的一位員工說:“我聽××說,你這個人人緣很好,愛交際,做事穩重,咱們做個朋友吧,一起為部門出力。”聽者心裏一定覺得甜甜的,即使他並不如你口中所說的那麼好,但他一定會盡力朝著你所說的那個方向努力。

可見,管理者拍的“馬屁”並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誇大、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在某種程度上,若是你能巧用“拍馬屁”,定能讓員工重新重視自己使他們有使命感,樹立一個自信的新我,這絕對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法。

許多員工並不完全了解自身的實力,管理者必須引導他們去發現自身的潛力,否則他們將難以得到發展。作為管理者要學“拍馬屁”,用“拍馬屁”會向員工傳遞你對他們的使命信息,可以從日常細節下手。

員工穿了一件新衣服,你第一次遇上他,可以擺出欣賞神色,興高采烈地讚揚:

“你真有眼光,這件汗衫很配你啊!”

“嗯,今天這樣漂亮,有喜事呀?”

有人穿了新鞋、燙了頭發,甚至提著個新手袋,你也可以套用以上的讚歎詞。不過記著,必須在第一次見麵時說,否則就流於虛假和公式化。

除了打扮,請多注意員工的工作表現。某員工剛好成功地完成了某項任務,或者順利出差回來,別忘了恭賀人家,說:

“你真棒,難怪老總器重你!”

“看來下一個任務又是你的囊中物了!”

常言道:十句好話能成事,一句壞話事不成。恭維話人人都愛聽,這是人們的共同心理。恰如其分地適當肯定,會讓別人精神愉悅,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好感,使員工有使命感,也能起到激勵人的作用。由此可見,時常適當巧妙 拍一下員工的“馬屁”也是很必要的呀!

新員工的信心來自於你的表揚

有位教育家曾說:“我們若不斷地讚揚年輕人,他們必會產生自信,此時,我們便予以嚴格督促。這樣,他們仍會對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心,因此能夠擺脫低落的情緒,接受更進一步的指導。”

新員工之所以稱其為新,不單是因為他是新到的,而是因為他對這裏的一切都不熟練,還是個生手。身為管理者若始終擺出上司的架子和長官的威風,對新員工“雞蛋裏麵挑骨頭”,以此獲得自我陶醉和樂趣,則新員工心裏上必會形成“責備的挫折”,在關鍵時刻隻會麻木不仁。如此,對事情本身是毫無益處可言的。

所以,當新近人員或初學者有明顯過失時,你不要認為予以斥責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真是如此,新進人員必然陷於惡性循環之中:因犯錯誤而受到指責,被指責後便退宿不前,缺點並非減少,稱讚的機會越來越少,最後喪失自信,缺點增加。如果管理者能夠體會到初學者開始時犯錯誤是情有可原的,並找出其優點來加以鼓勵,下屬因收到讚揚而產生自信必可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那就是,“管理者想方設法找出些優點來讚揚員工——員工力求進步,以求獲得更多被讚揚的機會——進而快速成長。”

十個手指都不齊,新員工也是各有長短。有的新員工缺點和弱點明顯,比如工作能力差、與同事不和、衝撞上司等等。這些缺點一般都受管理者的厭惡,管理者對這樣的人也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看不到他們的成績和進步,或者認為成績和進步可以與錯誤抵消,不值得稱讚。其實,有缺點的員工更需要稱讚,稱讚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促進員工彌補不足、改正錯誤,而管理者的冷淡和無視規則使這些人失去了動力和力量,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表揚新員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成果確認、正麵評價的體製,同時也要讓大家了解自己的部門,在公司裏扮演什麼角色?工作成果得到什麼樣的認同?如果隻以成果來評定個人的好壞,那是不公平。有些新員工的成果雖然不理想,但他們的確努力過,對這些人我們不能置之不理。不要隻重視那些成績好的老員工,對那些一直在努力的新員工,也要適時給予獎勵。一般公司都忽略了這一點,他們都隻依成果來判定好壞,所以不但培養不出新員工的進取精神,還抹殺了他們的創造性。對那些努力減少不良率、提高生產力、節約經費、開發新產品、改善作業方式,若能給予正麵評價和鼓勵,將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讚美的巨大激勵作用,但讚美也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不恰當的讚美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不能激勵新員工,反而還會引起新的反感,極大的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通常情況下,新員工在很認真地完成一項工作或做出了一些成績之後,總是希望得到領導的讚賞,而一旦他們的這個期望落空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轉而認為“做好做壞一個樣,領導也不會注意我”。因此,優秀的管理者要善於利用各種機會對新員工進行讚美,這不僅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和賞識,同時也表明了對他們的關心,對整個工作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