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跑到北邊上,透過風頭煙霧的間隙斷斷續續地射擊,可是已經起飛了的美國飛機雖然是三三兩兩地來,偏偏就用機槍掃中了金剛的主測距儀,於是金剛成了個半瞎子!另外一艘和金剛同級的號稱“高速戰列艦”的榛名,這時候其實是一個半殘廢,中途島海戰時榛名挨過兩顆至近彈,打斷了一根螺旋槳,一直沒有修好,現在隻有三根在轉;馬裏亞納海戰時又直接挨了兩顆炸彈,這一下又添了個怪毛病,全速一跑屁股就哆嗦,速度出不來,因此在戰鬥中其實無法和金剛進行編隊行動,隻能自主行動,到處驅趕美國的巡洋艦(其實是驅逐艦)。
而07∶25發生的熱帶暴風雨更是救了斯普拉格,整個護航航母艦隊被熱帶暴風雨包裹了起來。從暴風雨中衝出來的驅逐艦約翰斯頓[USS Johnston (DD-557)]對日本的重巡戰隊發射了10枚魚雷,把熊野的艦首打歪了,走是還能走,但歪著頭走路步子踏不正,速度一下子就降到了14節。 熊野是第七戰隊的旗艦,司令官白石萬隆中將和戰隊司令部隻好在彈雨中坐著小劃子,轉移到了鈴穀上。這時候不可能有驅逐艦來護航了,熊野隻好自己掙紮著回家, 在往西的路上,又被天上的飛機給狂毆了一頓,而且是日本飛機。去轟炸萊特灣的瑞雲水上轟炸機和一架天山艦載轟炸機,在路上看到一艘從未見過的歪頭變形軍艦,想想堂堂大日本帝國的海軍軍艦不應該是這個窩囊樣,不由分說就攻擊了起來。熊野上的人亂罵八嘎,飛機上也聽不到,最後速度已經下降到12節了也隻好放棄抵抗的努力,聽天由命了。
可是,連自己家的軍艦都認不出來的日本飛行員們,怎麼可能炸得準呢?4架飛機繞著熊野炸了半天,扔完了炸彈以後,就自管自回去了,虎口餘生的熊野還繼續掙紮著回家,一路上遇上美軍的三次大型編隊轟炸,最後終於到了科隆灣補充燃料,之後會合了從蘇裏高海峽退回來的那智和足柄堅持回了馬尼拉。
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海戰中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明碼通訊,因為已經沒有翻譯密碼的時間了。而美軍在戰場上從來就用明碼,因此大和號一直在監聽美軍的通訊,金凱德向哈爾西的“快救那些寶寶航母”呼號,和哈爾西的“兩小時以後趕到”的回答,栗田司令部都知道,但是這些通話內容的真假沒人知道,誰也不能排除這是美軍在編圈套,想把栗田艦隊往裏套的可能性。
應該說,日本戰列艦戰鬥中的命中率還不錯,但是對方是一些鐵皮盒子,裝甲軍艦穿甲彈沒用,引信不爆炸,炮彈從這裏打進去,從對麵鑽出來。據說唯一中了大和號18英寸炮彈的是加裏寧海灣號(USS Kalinin Bay, CVE-68),也就是在水線下麵被打了個大洞,沒有發生爆炸。
美國驅逐艦們把攻擊主目標指向了第一戰隊。他們拉著煙幕衝向第一戰隊,大和和長門把高射炮都放平了,來驅趕這些不怕死的驅逐艦。驅逐艦是被趕走了,但是轉身前發射了6枚魚雷。
大和和長門隻好轉身向北,來躲避這些魚雷,這時候出現了太平洋海戰史上讓人最鬱悶的一幕:大和和長門被美國魚雷夾在了中間。
右邊4枚,左邊兩枚,正中間是戰列艦大和和長門,秩序井然地朝著同樣的方向前進。倒黴的美國山寨魚雷速度還慢,讓都讓不掉,一直到10分鍾以後,才好不容易讓過了美國魚雷,回過頭來在去找美國艦隊的時候,已經損失了5海裏的距離。
這時候,從第二群護航航母上起飛的飛機大約80架左右已經來救駕了。斯普拉格要求第二群的哥們兒先不要去管戰列艦了,集中全力攻擊衝上來了的重巡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