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反潛巡邏機(1 / 1)

簡介

用於海上巡邏和反潛的海軍飛機。有岸基反潛巡邏機和水上反潛巡邏機。主要用於對潛警戒,協同其他兵力構成反潛警戒線;在己方艦船航行的海區遂行反潛巡邏任務;引導其他反潛兵力或自行對敵方潛艇實施攻擊。機上可攜載反潛魚雷、深水炸彈、核深水炸彈、空艦導彈、火箭、炸彈等武器。

曆史

反潛巡邏機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戰開始後,德國針對英國、法國的海軍大規模的潛艇戰。在1914年9月14日─22日的9天裏,英國艘巡洋艦被德潛艇擊沉。後來德國又展開了“無限製”的潛艇戰,這給英國及其盟國造成巨大損失。美國是英、法的盟國,初期雖未直接參戰,但它通過海上運輸線為英、法提供有力的物資援助。德國潛艇也使美國船隊蒙受慘重損失。1916年一年裏,英、美等國被德國潛艇擊沉的艦船達2566艘,噸位達575萬噸。英、美迫切需要有效的反潛手段。

1915年,美國海軍水上飛機中隊長J·C·彼特對柯蒂斯H-4型水上飛機進行改造,設計了新的船型機身,並換裝了新的發動機,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潛巡邏機。由於改造工作是用柯蒂斯H-12型水上飛機改製了性能更好的F-2,F-2A和F-3型反潛巡邏機。前兩種飛機載有7挺機槍和460磅深水炸彈,後者可載920磅深水炸彈。1917年5月20日,英國海軍航空兵少尉英裏什駕駛一架F-2A反潛巡邏機用炸彈在弱海擊沉德國UC-36號潛艇。這是反潛巡邏機,也是飛機擊沉的第一艘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又開展了大規模的潛艇戰,英、美也從一開始就把航空反潛作為重要的對抗措施。這時使用的已不僅僅是水上飛機更多的是用大型偵察機和轟炸機改裝而成的反潛巡邏機,並使用聲納浮標、機載雷達、按照燈等裝置,從而更有效地搜索潛艇。整個戰爭期間,德國在作戰中共損失了727艘潛艇,其中的415艘潛艇是被飛機單獨或飛機與艦艇協同作戰擊沉、擊毀的。這充分說明了反潛巡邏機的作用。

反潛巡邏機與其它反潛平台相比,具有速度快、範圍大、效率高、能力強、威力大等特點,所以是現代反潛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反潛巡邏機一般是專門研製的,最高時速在700公裏左右,可持續巡邏12至22小時,載有兩組空勤人員輪換作業,低空性能好。機上裝有反潛搜索雷達、聲納浮標、紅外探測儀、激光探測儀、微光電視探測儀、磁力探測儀、水質分析器、氣體分析器和電子監聽器先進設備,對潛艇進行全天候的搜索和跟蹤。機載武器有普通炸彈,深水炸彈、魚雷、水雷、反艦和反潛導彈及火箭、機炮等,可自行對潛艇進行攻擊或引導己方其它反潛兵力進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