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武器的先進程度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更要求蔭蔽突然。2008年底,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大規模空襲,是現代高科技戰爭運用“瞞天過海”謀略的典型戰例。一直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結冤甚深,雙方始終摩擦不斷。但雙方在攤牌前一直在進行停火協議的馬拉鬆談判。在和平解決爭端的煙幕下,以色列的國防部長巴拉克下令以色列的國防軍進行與哈馬斯大規模作戰的準備。巴拉克的情報部門秘密收集到哈馬斯永久基地、武器彈藥庫、訓練營、高級官員的住址、行動的規律、軍事設施、打擊目標的坐標位置,並製訂了代號為“錘擊行動”的作戰計劃。該計劃於2008年11月19日呈送巴拉克批準。12月18日奧爾默特總理和巴拉克在特拉維夫司令部舉行了會談,批準了這一作戰方案。為了保密隻向外交部長利夫尼一人通報了這一計劃,並未提交內閣討論批準。12月24日,麵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簽訂停火協議後並未杜絕停火的情況,以色列內閣召開會議討論對加沙地帶采取軍事行動。會後總理辦公室對外公布的新聞公報卻花了5頁的篇幅敘述取締35個伊斯蘭組織事項,但對涉及加沙局勢隻有一行字帶過。在新聞公報發表的同時,以色列宣布即將開放加沙口岸,並且又對外放風,奧爾默特總理將於12月28日舉行第三次內閣會議決定是否對哈馬斯采取軍事行動。這樣一來,哈馬斯本來在以色列24日內閣會議後撤離了總部所有人員,當獲悉以色列28日還要舉行內閣會議討論軍事行動的情況後,哈馬斯判斷以色列這幾天不會突襲,又讓所有人員回到總部工作崗位。恰恰哈馬斯認為以色列不會突襲之時,以色列指揮機關卻在26日早上作出最後決策並向空軍下達了空襲命令。27日11時30分全麵展開,首個攻擊的50多架戰鬥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向50個目標投射了100多枚炸彈和導彈。30分鍾後,第二波60架戰機和直升機對60個目標進行了空襲。以後幾日,以色列又連續對加沙目標進行了空襲,這次“錘擊行動”造成了巴勒斯坦哈馬斯的主要領導和武裝人員近千人的喪生。以色列空襲行動的成功與其使用“瞞天過海”謀略以及哈馬斯對以色列“瞞天過海”未能識破密切相關。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的遼沈戰役中,四野參謀長劉亞樓也曾使用“瞞天過海”的計謀。劉亞樓認為,一個大的戰役,要做到完全把敵人瞞住,實在難以做到,但是,在戰役初期,爭取出敵不意還是可以實現的。為此,劉亞樓向司令員林彪建議,開展大規模的戰役佯動,擺出攻戰長春、沈陽的態勢,抽調幾個獨立師,編成大部隊,大白天由四平附近向長春方向開進,並開放各級司令部電台,頻繁收發作戰任務的電報,擺出馬上攻打長春的架勢。實際上在夜幕掩護下則乘火車返回原地,致使長春、沈陽守敵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麵,我軍實行隱蔽指揮,將部隊之間無線電聯係改為口頭傳達命令,對原有的無線電台則作全麵佯動用。師以上電台在部隊開進後,仍留原駐地,照常保持與野司的聯絡;並且攻錦部隊路過的村莊,嚴格控製不準村民離村,以防走漏消息。劉亞僂為了更好地實現“瞞天過海”的策略,將掌握的蔣軍國防部二廳長春站派往哈爾濱刺探我軍情報的257號獨立電台,為我所用。利用該電台向國民黨國防部長春情報站發報,故意說:“東北野戰軍司令部中有個作戰參謀,離心傾向很大,請示是否考慮拉他過來,以便打入野司內部及時掌握共軍的軍事機密。”國民黨情報站不知有詐,很快回電,對257號褒獎一番後,又要其速報這名作戰參謀的姓名、年齡、軍階,以便給予加官晉爵。野司這邊又利用257號電台編造作戰參謀假名,還說該投敵人員將有重要軍事情報電告,作為參加國民黨情報組織、棄暗投明的見麵禮。如此電來電往,國民黨東北剿總一直被蒙在鼓裏,對所謂東北四野司令部棄暗投明的作戰參謀所發假情報深信不疑。由於劉亞樓巧用“瞞天過海”之計,致使國民黨東北剿總始終認為共軍在東北攻打的目標是長春、沈陽。直至9月12日,遼沈戰略大決戰的槍聲從錦州響起,國民黨駐錦司令官向蔣介石急電報告,才把蔣介石驚得目瞪口呆。遼沈戰役的勝利,與劉亞樓成功實施“瞞天過海”之計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