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班發明鋸和刨(1 / 1)

魯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他從小就跟隨家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的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有一次,國王命令魯班在十五天內伐出三百根梁柱,用來修一座大宮殿。於是,魯班帶著徒弟們上山了。他們起早貪黑砍了十天,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結果隻砍了一百來棵大樹。

國王選定動工的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木料準備不齊,是要處死刑的。魯班發了愁,他心煩意亂地在山中行走,忽然覺得手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一看,手被劃出一道血口子。魯班仔細地在周圍觀察,發現是絲茅草劃的,這種草的邊緣長著許多細齒,所以非常鋒利。

魯班靈機一動,用毛竹做了一條竹片,上麵刻了很多像絲茅草葉那樣的鋸齒。用它去鋸樹,隻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幹出了一道深溝。

如果把鐵條做成鋸齒狀,那鋸樹不是會很輕鬆嗎?魯班馬上請鐵匠做了許多帶鋸齒的鐵條,用它去伐樹。

果真快極了!這鐵條就是鋸的祖先。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在規定日期內伐了三百根梁柱。

魯班是個整天和木頭打交道的木匠,但要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滑卻很麻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磨了一把又小又薄的斧頭,上麵蓋了塊鐵片,隻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又做了個木座,把它裝在裏麵。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一推,隻見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不一會兒,木料的表麵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做木匠活時常常遇到直角,雖然有畫直角的矩,可用起來挺費事,魯班經過改進,做成一把“L”形的木尺,量起直角來就方便多了。後來,人們都把它叫魯班尺。

由於魯班對木工工具的改進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所以,木匠們都尊敬地稱他是祖師。

兩千四百多年來,人們為了表達對魯班的熱愛和敬仰,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魯班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

【博聞館】

雨傘的發明

現在下雨,我們都會打起傘來,傘的發明者是誰呢?相傳是魯班的妻子雲氏。

雲氏是個心靈手巧的女人,她看見魯班經常出門工作,遇到雨天會被淋得一身濕,十分難過。魯班為給大家避雨,做了很多涼亭,雲氏看見涼亭,心裏一亮,她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張自如,真是“收攏如棒,張開如蓋”。

一次魯班淋著雨回家後,雲氏拿出了這個活動小涼亭,笑著對他說:“你建的涼亭是長根的,動不了。我做的傘是長腳的,想帶它去哪就去哪。”這就是第一把雨傘。後來,人們將它做了各種改進,做出了油紙傘、絲綢傘等等,然後被傳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