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和他的墨家學派是一個科學家集團,他們在數學、物理學、醫學、邏輯學等方麵都有傑出的貢獻。墨子還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般(即魯班)相媲美。墨子很擅長防守城池,據說他製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般還要高明。
墨子非常反對為了爭城奪地而使百姓遭受災難的混戰。一次他聽到楚國要利用公輸般發明的雲梯去侵略宋國,就急急忙忙地親自跑到楚國的都城郢都,勸公輸般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公輸般說:“不行呀,我已經答應楚王了。”墨子就要求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般答應了。在楚惠王麵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裏,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裏,土地並不肥沃,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麼要扔了自己的繡花綢袍,去偷人家的一件舊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仍不肯放棄攻打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
雲梯是什麼樣子呢?它有點像現在消防車的梯子,在古代屬於戰爭器械,用於攀越城牆。古代的雲梯,有的下麵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故也被稱為雲梯車,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有的還帶有滑輪等升降設備。
墨子並不畏懼,對公輸般說:“雲梯再先進,你能攻,我也能守。”說完,他解下了身上係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作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
公輸般采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最後,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許多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般呆住了,但是心裏還是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在不說。”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楚惠王聽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莫名其妙,就問墨子:“你們究竟在說什麼?”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助宋國守城了。其實他打錯了算盤。我來到楚國之前,早已派了我的三百個徒弟守住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隻好說:“先生說得對,我決定不進攻宋國了。”一場戰爭就這樣被墨子阻止了。
【博聞館】
世界上第一次小孔成倒像實驗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照相機,它的光學原理小孔成像已經被大家熟悉。是誰第一個發現了它呢?他就是我國古代偉大學者──墨子。
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墨經》中有這樣精彩的紀錄:“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這句話的意思是,物體的投影之所以會出現倒像,是因為光線為直線傳播,在針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來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它的注釋裏還提到,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上部。於是,直立的人通過針孔成像,投影便成為倒立的。物距越遠,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這個實驗科學地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傳播的性質。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