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早的太陽黑子記載(1 / 1)

月球背麵的環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環形山共有五座,其中有一座就是以戰國時代天文學家石申夫命名的。

天文學是我國古代最為發達的自然學科之一,文獻數量可與數學並列,僅次於農學和醫學。在古代,天文最初卻是數術的一種,主要用來推測吉凶。古人把日月星辰奉為神明,占星家通過天象的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

石申夫是魏國的星象家,他每天要通過觀測星象的變化預測天意,比如哪顆星星非常明亮,可能預兆著對應的方位會有好事發生,哪顆星星一下變暗淡了,可能預兆著一位有影響力的人要過世了。

當時沒有精密的觀測儀器,石申夫隻能靠肉眼對天空中的恒星作長期細致的觀測。一天晚上,石申夫正盯著璀璨神秘的夜空,忽然意識到行星的運動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木星運動有快有慢,經常偏離黃道向南北移動,火星甚至還會逆行!

驚喜的石申夫繼續觀察下去,推算出木星的回合周期為400天整,隻比現在準確數值398.88天差1.12天;還推算出水星的回合周期是136日,比實際數值115日誤差了21日。他對木星的觀測尤為精細,觀測到了木星的最後的衛星木衛二。而對於木星的衛星的發現,是在17世紀初望遠鏡發明之後,由意大利大科學家伽利略於1610年用望遠鏡觀測木星時才發現的,比石申夫晚近兩千年。

一個白天,石申夫的徒弟指著天空,驚恐地叫起來:“老師,你快看!太陽就像長了斑一樣!”

石申夫忙出去一看,隻見往日明亮的太陽上麵有不少黑斑,而且突然出現局部發亮的現象,照得大家眼睛發痛。

這其實是太陽黑子,可是古人並不知道,所以非常慌亂。石申夫也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景象,他忙叫大家不要直視太陽,以免灼傷眼睛。但這種天文現象太稀奇了,他又不想錯過這次觀察機會,怎麼辦呢?

忽然,一個點子湧上他的心頭,石申夫叫徒弟端來一盆墨水,然後將水盆放到室外太陽底下,從墨水的倒影裏觀察太陽的景象。

這樣一來,受到保護的眼睛能仔細觀察太陽了。石申夫看見那些斑點達到最大後,又逐漸減小到消失,整個過程維持了很久很久,他記下了這一幕:“日中有立人之象。”成為世界上最早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

石申夫和他的門徒長期觀測星空,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天文發現。他不但測製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並且在四分曆、歲星紀年、行星運動、天象觀測和中國古代的占星理論等方麵,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世界方位天文學的創始人之一。

【博聞館】

影響地球磁場的太陽黑子

當太陽活動明顯活躍時,太陽表麵的光斑就忽然增加,這個光斑就是太陽黑子,它實際上是太陽表麵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4500攝氏度。

太陽黑子爆發時,會釋放大量帶電粒子流,衝擊地球磁場,導致衛星信號、手機信號中斷,還會對信鴿的磁場產生幹擾。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天,德國前線戰事吃緊,後方德軍司令部報務員布魯克正在繁忙地操縱無線電台傳達命令。突然耳機裏的聲音沒有了。他檢查機器,電台完整無損;撥動旋鈕,改變頻率,仍然無濟於事。結果失去聯係的前線陷入一片混亂,戰役以失敗告終。布魯克因此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後來查清,這次導致無線電中斷的罪魁禍首是太陽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