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柏林會戰(1)(1 / 3)

1.陳兵百萬困柏林

柏林位於德國的東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首都。曾幾何時,這裏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中心。因為,就在這裏,希特勒窮兵黷武,發出了征服世界的號令。然而,希特勒的手伸得實在太長了,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抗擊下,納粹德軍在東西兩線頻頻受阻,江河日下,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1945年,蘇聯百萬大軍與德軍就在這裏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後一年,也到了最後的關頭。

對於柏林這塊硬骨頭,斯大林的態度堅決明確,不惜任何代價,誌在必得。1945年初,蘇軍推進到德國境內的奧德河和尼斯河一線,即開始作進攻柏林的準備。從這裏到柏林隻有60公裏遠了。

東線的蘇聯紅軍緊鑼密鼓,枕戈待旦,那麼,西線的英美盟軍又有什麼動靜呢?此時,英美盟軍也已攻入德國境內。然而就在蒙哥馬利率領的第21集團軍群和布萊德雷率領的第12集團軍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東挺進之時,3月28日,盟軍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爾將軍事先不與聯合參謀長們和盟軍副司令蒙哥馬利將軍磋商,就直接向美國駐莫斯科軍事使團團長迪恩少將發出一封遞交給斯大林的電報。電報中艾森豪威爾指出了英美盟軍今後的攻擊目標是埃爾富特、萊比錫、德累斯頓等地區,而沒有把柏林包括在內。電報於3月28日當天遞交給了斯大林。艾森豪威爾的這一自做主張的舉動,立即在盟軍中引起很大的震動。

在英美盟國當中,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盟軍副統帥蒙哥馬利是堅決主張進攻柏林的。本來,艾森豪威爾也同意不論從政治上看,還是從軍事上看,下一步的主要攻擊目標都應是柏林。直到3月27日,蒙哥馬利還在作戰報告中告知丘吉爾,他率軍向易北河和柏林突擊。然而,僅事隔一天,艾森豪威爾就改變了主意。因此,當丘吉爾和蒙哥馬利得悉電報的內容時,大為吃驚。丘吉爾感到艾森豪威爾擅自決定的不僅是軍事上的目標,而且是政治上的目標,無疑是超越了他的職權範圍。此外,丘吉爾也不同意這位盟軍司令的決定,他認為搶在蘇軍之前拿下柏林,對西方與日益傲慢的蘇聯討價還價時會大有益處。但是,不論丘吉爾和蒙哥馬利怎樣反對,艾森豪威爾主意已定,認為柏林已不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了。

艾森豪威爾之所以不把柏林作為主要攻擊目標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他認為這些理由是無可辯駁的。他認為如果向柏林突擊會使他付出傷亡10萬人的代價,在戰爭即將結束之時,未免得不償失,而且他還得到報告說,德國重兵不在柏林,而是雲集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就這樣,艾森豪威爾一紙電文將柏林拱手讓給德國人最不情願的俄國人手上。

1945年3月29日,在通往莫斯科的一條道路上。

幾輛吉普車疾速向東飛奔,車裏坐著蘇聯紅軍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司令朱可夫元帥和他的隨行人員。他這次是應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之召返回莫斯科的。根據最高統帥部的部署,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和烏克蘭第1方麵軍被賦予了攻克柏林的任務。

兩天之後,蘇聯最高統帥部在莫斯科召開作戰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製訂柏林戰役的作戰計劃。經過反複審慎的研究之後,最高統帥部進一步明確由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向柏林實施主要突擊,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和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從柏林南、北兩個方向上實施輔助突擊,其中烏克蘭第1方麵軍還負有協助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合圍並攻占柏林的任務。

為確保柏林戰役萬無一失,最高統帥部對3個方麵軍的兵力給予了極大加強。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任務最重,因此兵力也最多,共有11個集團軍另4個軍。烏克蘭第1方麵軍任務稍輕,共有8個集團軍另5個軍。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不負有直接進攻柏林的任務,因此兵力也最少,隻有4個集團軍另5個軍。這樣3個方麵軍加起來擁有的兵員總數達到250萬,可謂規模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