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柏林會戰(1)(2 / 3)

俄國人磨刀霍霍,英美聯軍也步步緊逼,德國人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1945從1月19日起,德國最高統帥部因戰局所迫遷至柏林辦公,希特勒本人則在柏林市中心的總理府地下深處的避彈室定居了下來。此時的希特勒被東、西兩個戰線上雪片般飛來的戰報搞得焦頭爛額,他的思想越來越變得虛無縹緲,已無法清醒地認識到德國的真實處境。對於身邊的人,希特勒也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認為他們都在欺騙自己。對於一些敢於直言不諱的將領,稍不隨意,希特勒就予以撤換。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大軍勢如破竹,攻無不取,使希特勒堅信他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他認為眼下的失利完全是由於手下將領指揮不利造成的,德國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對於蘇聯紅軍在柏林城下陳兵百萬和幾千輛坦克,希特勒並沒感到恐懼,他自信能擊退這些俄國人。

強大的蘇軍從四麵八方包圍了柏林希特勒如此自信,那麼,柏林的守備情況究竟怎麼樣呢?

此時的德軍已無法與戰爭初期同日而語,柏林的守備也談不上固若金湯,但要想奪占它,也並非易事。

擔負柏林守備任務的德軍主要是海因裏希將軍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群和舍爾納將軍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共有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坦克師,37個步兵獨立團,98個步兵獨立營和大量的炮兵部隊。此外,柏林城裏守備部隊還有20餘萬人,德國陸軍總部的預備隊還有8個師。這樣加起來,守衛柏林的德軍共有10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輛,大炮1萬餘門,飛機3300架。

為了防禦柏林,德軍統帥部還采取了“專門措施”。城市按其所轄範圍劃分成為8個防禦地區。另外還設置了9個特別防禦區,負責掩護政府各辦公大樓、帝國辦公廳、秘密警察總部和國會大廈所在地的柏林市中心區。

在城市的直接接近地上德軍構築了3層防禦地區:外狙擊區、外城廓和內城廓。每層防禦地區內都構築了大量堅固工事、碉堡和障礙物。沿街樓房的窗戶都經加固而變成了發射孔。為了進行巷戰,德軍統帥部還動員市民組建了200個民眾突擊隊營,希特勒法西斯青年團的團員自願組成反坦克殲擊隊。

蘇聯人大兵壓境,挽弓待發,德國人調兵遣將,嚴陣以待,一場大戰在即。

2.展開全麵攻勢

1945年4月15日,柏林。

夜幕漸漸降臨,天黑了下來,天空中群星閃爍。如果是在別的時期,德國首都的居民們都會走上街頭,公園和廣場草地上也都要擠滿了人。可是現在柏林市民卻不得不小心翼翼,早早地躲進地下鐵道的車站和防空洞中。

柏林在等待著同盟國空軍的轟炸。可是大家都很驚奇,這一夜警笛一聲沒響,始終保持沉默。人們漸漸放鬆了緊張的情緒,不少人開始返回住所。近來柏林已很少有這樣的安靜之夜了。

淩晨4時,柏林突然震動了一下,像受到地震一般。接著從遠處傳來巨大的響聲。幾分鍾後,驚慌失措的人們再次衝出家門,他們以為柏林又遭到空襲了。

4時20分,一份電報從東方前線的一個師部發回柏林防衛司令部:

“我們遭受到殘酷的炮火,與各團部斷絕了聯絡,我們麵前發現了莫名其妙的強光,像幾十萬支蠟燭,也許是新式武器,也許是化學武器……”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蘇聯紅軍從奧得河、尼斯河一線對柏林發起全線總攻了。

刹那間,2萬多門各種口徑的火炮齊聲怒吼,成千上萬枚炮彈疾風驟雨般地向德軍陣地傾瀉,爆炸聲驚天動地。正是這陣陣炮聲驚動了柏林市民。

在紅軍炮火的密集轟擊下,德軍的堅固工事被摧毀,坦克掩體被高高地拋向空中,掩蔽部被夷為平地。

那麼,電報中說的強光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那並不是什麼新式武器,也不是什麼化學武器,而是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進攻時使用的140部防空探照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