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柏林會戰(1)(3 / 3)

這是朱可夫元帥搞的“疑兵之計”。

在以往的作戰中,蘇聯紅軍一般都是白天發起進攻,對此德軍早已習以為常。而這一次,在籌劃柏林戰役時,朱可夫突發奇想,打算從夜間發起直攻,這樣可以大大出乎德軍的意料,打德軍一個措手不及。但這樣做也有一個難題,就是夜間進攻,坦克和步兵不易發現目標。後來,有人提出使用強功率探照燈為坦克和步兵照明的辦法,這個辦法受到朱可夫的青睞,當即決定采納。

正像朱可夫預料的那樣,紅軍於淩晨4時發起進攻後,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大多數德軍官兵還在夢中即命喪黃泉。

1000多億度的強光照亮了蘇軍坦克和步兵衝擊的目標,在強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下,數以萬計的紅軍步兵和幾千輛坦克潮水般地衝向德軍陣地。

天漸漸亮了起來,德軍這才像是從睡夢中醒過來,開始拚命抵抗。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一線攻擊部隊前進受阻。特別是在澤洛高地,德軍的防禦極其頑強,紅軍幾次衝鋒都被擋了回來。

澤洛高地位於柏林的正東方,是進攻柏林的必經之地。這裏山高坡陡,地勢險要,猶如一麵厚牆擋住了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前進道路。它的後麵即是一片高原,無險可抿。因此,一旦攻下澤洛高地,紅軍就可以直接衝到柏林城下。正是看到這一點,德軍把澤洛高地當成防禦柏林的最後一道關口,不僅調集重兵把守,而且構築了大量堅固碉堡工事。希特勒的宣傳機構則把它吹噓成“柏林之鎖”、“無法攻克的堡壘”。

德國人的功夫沒有白下,盡管紅軍不惜一切代價,坦克和步兵輪番發起衝擊,但直到中午,澤洛高地的防禦仍然是完整的,紅軍未能前進一步。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形勢也越來越緊迫。在南麵,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已順利渡過尼斯河,向德軍的縱深發展進攻。迫不得已,朱可夫命近衛第1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2坦克集團軍立即投入戰鬥,攻擊澤洛高地。

近衛第1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2坦克集團軍是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中攻擊能力最強的。關於兩個集團軍的使用問題,最高統帥部曾指示朱可夫將它們用於北線對柏林實施迂回。但朱可夫沒有按著最高統帥部的要求去做,在製訂作戰計劃時,隻留1個坦克集團軍從北麵對柏林實施迂回,而讓另一個坦克集團軍從南麵迂回柏林。按原定計劃,兩個坦克集團軍要等第一梯隊步兵集團軍突破德軍第一線防禦,打開突破口之後再投入戰鬥。但眼下的形勢是第一梯隊集團軍沒有在預定時間內打開突破口,而且進攻受挫,如果再拖下去,將嚴重影響作戰進程。因此,朱可夫將兩個坦克集團軍提前投入戰鬥是有一定道理的。

兩個坦克集團軍投入交戰後,使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攻擊力大大增強。18日拂曉,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終於攻占了澤洛高地,但比預定計劃晚了近兩天。

拿下澤洛高地,德軍後麵的防禦已對紅軍的進攻構不成太大的障礙,因為那裏的地形平坦開闊,德軍無險可守,非常便於坦克大部隊進攻。

拔出了眼前的硬釘子,朱可夫終於鬆了一口氣。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進攻遇到波折,在其南麵展開進攻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則要順利得多。

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沒有像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那樣從夜間發起進攻,而是待天亮後才發起全線進攻。這主要是因為烏克蘭第1方麵軍要發起進攻,首先要渡過尼斯河,而夜間在德國的密集炮火下渡河是十分危險的。

據守在尼斯河對岸的是德軍格雷澤爾將軍指揮的第4坦克集團軍。如果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力量還是相當強大的,但此時第4集團軍已遭到蘇聯紅軍的多次打擊已經是殘缺不全。